首页 > > 41

為何“陰謀論”能輕易俘獲人心?

2016-08-08
来源:澎湃新聞網

  作者:王聰

  “陰謀論”能省掉人們搜索證據和邏輯論證的功夫、節省腦力勞動,對處於不利於思考的環境中的個體無疑極具吸引力。

  提及陰謀(conspiracy),共謀、反叛、詭計等貶義詞會一一閃現。據《牛津英語大辭典》釋義,“陰謀”指某個團體或組織通過秘密計劃實施非法或有害的行動。盡管極具負能量,但陰謀事件的確有,並威脅著社會各領域。尤其在高階政治中,曾曝光過十分惹眼的實例,如1972年的水門醜聞。

  然而,現代會話中使用的“陰謀論”一詞,其內涵遠比有待甄別的“陰謀”玄乎。簡言之,陰謀論似乎總以一種無根據、不可信甚至聳人聽聞的方式解釋某起事件或某個現象。

  這不,在陰謀論的套路下,趙薇因與馬雲比手勢的合照被指與共濟會勾結。

  這個廣泛流傳卻又神秘低調的組織猶如謎一般的存在,引發諸如“共濟會是操控世界黑手”的流言。

  不過,這只是被安利過的陰謀論之一,與此類似的三邊委員會、骷髏會、光明會也時常被陰謀論者掛在嘴邊。

  阿波羅11號登月乃愚弄大眾的騙局?“全球變暖”是科學家為騙取經費捏造的說法?孟山都公司、洛克菲勒基金會、羅斯柴爾德家族會讓中國滅亡?各種陰謀論蔓延滋長。而在安利與被安利中,陰謀論患者數量也在增加。不少人對陰謀論深信不疑,且以此分析世事,造成公共輿論場的混亂。

  陰謀論無疑是荒謬的,有學者甚至將其視作社會病。可即便如此,不少人仍是一言不合就戳“陰謀論”,不禁令人質疑:這些人的腦回路是怎么了?

  人們為啥吃“陰謀論”這一套?

  先天的防禦心理——事實上,我只是想活著

  有網友在Quaro發帖稱:“陰謀論”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人們在“複雜問題”來臨時,對“複雜解釋”有需求。換一種更學術的表達,即人類有急需對外在事物了解的防禦心理:面對陌生事物時,人類心理上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會降低,危機意識會促使其尋求解釋,將事物納入可控可測的范圍以防禦外界威脅。

  而當根據直覺、現有經驗仍難形成全面認知,當所獲信息依舊難以消除不確定性時,作為一種防禦型世界觀的“陰謀論”便成為人們消解焦慮感的藥。

  遠古時代,雷電、日食、流星等極為正常的自然現象一直被視作神術、巫術。因為在那種情境下,古人不可能理解其產生原理,出於防禦心理,他們搬出了神靈、鬼怪,並采取了祭祀、祈禱等相應的保護措施。文明演化至今,日漸豐富的科學知識破除了不少迷信,但在遇到超越自身經驗范圍之事時,人們還是習慣往妖術上扯。

  陰謀論是有問題的,但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它的存在又有因可循。

  作為一種防禦機制,陰謀論是人類適應自然和基因選擇的結果。面對未知之物,多疑、偏執的祖先反倒更易躲避潛在的外界威脅,存活機率更大。隨著這些幸存者的繁衍生息,這種防禦心理也保留了下來。

  偏見與思維惰性——沒辦法,人總是有弱點的

  在數千萬年進化形成的心理特性影響下,人們談及陰謀論的行為無可厚非。面對難以捉摸的事物,非理性的過度猜疑乃人之本性。問題是,在有線索可尋的情況下,陰謀論為何仍能在部分人中大行其道?

  對此,著名心理學家彭凱平引用“信念固執”的概念進行分析。他指出,人類對某類事物、人群和機構產生客觀印象後,便傾向把與之相關的信息組織成具有一致性、穩定性的體系。在這種體系下,人們會選擇性接觸與既有信念相一致的信息,有意識地排除、忽視、篡改事實證據,並基於此賦予事物符合自己意願的解釋,以協調、平衡固有認知。

  所以,篤信“911事件是美國自導自演”的人很可能會以相似的思維看待“馬航失聯”——他們會無視進展中的調查工作及後續報告,直接將事故歸因於陰謀論。

  美國心理學家邁克爾·舍默則認為,陰謀論的盛行源於人的“啟動效應”,即大腦和感官習慣用預期模式應對外界刺激。但就本質而言,這同“信念固執”含義類似。說白了,陰謀論是鑽了“偏見”這一人性弱點的空子。

  當然,陰謀論還會鑽“思維惰性”的空子。不少人把“陰謀論”當個啥都能往裏裝的筐,一旦事情的複雜性超出理解能力,便搬出“水很深”、“在下一盤很大的旗”等誅心之說。

  很明顯,“陰謀論”能省掉人們搜索證據和邏輯論證的功夫、節省腦力勞動,對處於不利於思考的環境中的個體無疑極具吸引力。

  彭凱平在接受《新周刊》采訪時也曾指出:“有講陰謀論的人都是思想上很懶的人,或者學術能力很差。你做不到、不明白或無法解釋時,就去找陰謀。”

  思維謬誤和情緒化——無所謂,我就愛這么想

  人的思維有如機體,也會小病不斷。人們吃“陰謀論”這一套,有時就是因為犯了思維謬誤,如將兩個不同事物關聯起來的“判斷相關”思維(久未露臉的明星+緋聞=炒作)。此外,羅爾夫·多貝裏在《清醒思考的藝術》裏提到“故事偏誤”也是一大誘因。

  人類離不開故事。在開始科學思維之前,人通過故事(神話、傳說)解釋世界;而這之後,人的思維還是會偏愛故事,不惜用故事簡化、扭曲事實。這也是為何《貨幣戰爭》、《高盛陰謀》等“陰謀論”書籍記暢銷的原因。

  1991年,彭凱平與邁克爾·莫裏斯用計算機生成各種幾何形狀,讓其隨機互動,產生毫無意義的情境。之後請測驗對象解釋這些無規律運動產生的原因,結果被試都給出了極富想象力的故事,如三角情仇、江湖恩怨等。除了能得出“人類不能接受模糊性”的結論外,還能窺見人們對故事化敘事的偏愛。

  清醒思考是奢侈的,很少有人能克服思維謬誤,這也意味著陰謀論的產生很難避免。而在情緒化的助推下,陰謀論更是甚囂塵上。

  印度智者克裏希那穆提曾說:“在有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地方,沒有智慧”。因為在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高漲之處,個體理性往往會被淹沒在群體無意識中,在民粹情緒作用下,人們極易滑入“陰謀論”的陷阱。西方人所崇尚的“中國威脅論”就是這種極端邏輯的產物。

  同時,弱者心理也是催發陰謀論的一種情緒。

  2010年,斯瓦米與共同作者在《心理學家》上表示,他們發現,陰謀論的信徒更可能是對整個世界尤其是在政治層面持憤世嫉俗態度以及自我價值感較低的人。

  確實,面對結構性不平等、權力分配不公等社會狀況,相對底層者會產生焦慮、不滿,從而習慣以情緒化的態度來看待事物,並以陰謀論為武器攻擊他人。

  在各種心理因素、社會機制等作用下,“陰謀論”的盛行似乎難以避免,只是它靠得住嗎?

  理智點,“陰謀論”靠不住

  David Robert Grimes,作為一名科學作家,平日裏聽說過不少陰謀論。雖說,現實中確實有陰謀存在,但有些猜測一眼就能看出是缺乏證據、明顯虛假的,卻為何還能暢行無阻呢?

  為此,他建立了一個簡潔的數學模型來檢測陰謀論的可行性,並將結論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上。

  按照模型推測,一個陰謀若想維持5年不暴露,陰謀知情者的上限人數僅為2531;要隱藏100年,最多只能讓125個人知道。也就是說,規模越大、涉及人數越多的陰謀,越容易在更短的時間內暴露。

  邁克爾·舍默,也曾歸納過“陰謀論”的特征,其中之一便是:“越多的人牽扯到這個陰謀中來,所謂的驚人秘密就越不可能存在。人們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況且,若真的是大陰謀,又如何讓咱普通人知道呢?再說,實際比臆想複雜得多,一些偶然性事件會影響整個陰謀的實施,其成功概率也有待考證。

  世界如此之大,觀念如此多元,“陰謀論”的產生在所難免。只是,拿它當奇聞軼事聽聽就好,認真你就輸了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