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俄羅斯和土耳其為何能化敵為友?

2016-08-19
来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昭楊

  俄土關系的大轉變絕非簡單的政治策略,雙方合作修好有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

  8月9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聖彼得堡會面,這是7月15日土耳其未遂軍事政變後土耳其國家元首的第一次出訪,也是土耳其2015年11月擊落俄戰機導致兩國關系急劇惡化以來兩國首腦的首次會面。在此次會見上,俄土兩國總統聲明將全面修複兩國關系,重歸於好,這標志著俄土關系大轉彎,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俄土國家元首的會見很快被視為土俄兩國關系迅速靠近的標志性事件,國內外媒體也紛紛猜測俄土關系的戲劇性轉折的背後原因。最常見的說法是埃爾多安在軍事政變後在西方陷入孤立,他修複土俄關系是要借此向北約盟友施壓,而普京則樂於見到北約內部的不團結,同意和土耳其重修舊好。

  埃爾多安急於恢複土俄關系當然有向美國施壓的考慮,但這僅僅是俄土關系快速恢複的催化劑。如果僅僅把土俄關系的重建視為兩國的權宜之計,可能會忽視俄土兩國在曆史、政治、經濟上合作的基礎和需要,筆者以為正是這些因素導致俄土關系不存在持續緊張和惡化的基礎,和解修好對兩國才是更理性實際的選擇。

  從曆史上看,俄土可謂世仇,近代以來沙俄和土耳其爆發了十幾次戰爭,在戰爭中沙俄不斷崛起和擴張,奧斯曼帝國持續衰落和瓦解,對北方鄰居的恐懼和防范也是現代土耳其親近西方並加入北約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俄國和土耳其的對抗並不是曆史的全部,雙方也曾有過合作無間的“蜜月期”,1920年前後,土耳其曾在蘇俄的軍事援助下擊敗協約國軍隊,成為一戰後唯一修約成功的戰敗國。當時俄土關系迅速走近的大環境是兩國都被西方所孤立和排斥,土耳其因戰敗成為戰勝國的瓜分對象,而蘇俄則因意識形態的不同被視為異類。今天的國際環境和當時很相似,未遂軍事政變之後的土耳其因為諸多原因和歐美的關系日漸疏遠,而俄羅斯則因2014年烏克蘭危機被西方孤立和封鎖,因此土俄兩國此時不再是世仇,反而有相互接近,打破外交僵局的需求。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目前土俄兩國政治合作的障礙正在逐步消除,去年底導致俄土關系墜落至冰點的俄戰機被擊落事件從根本上源於兩國在敘利亞內戰立場上的尖銳對立。今天,隨著俄羅斯的撤軍和敘利亞內戰局勢的逐漸穩定,兩國在敘利亞的對立已大大緩解。而“伊斯蘭國”近來頻繁對土耳其發動恐怖襲擊反而讓兩國在反恐領域有深化合作的需要。此外,土耳其和俄羅斯西南邊陲的北高加索地區經外高加索三國連通,這一地區局勢穩定對兩國防范地區動蕩和恐怖主義滲透有重大意義,然而此地區各種矛盾沖突頻發。4月初位於外高加索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沖突再起,俄羅斯和土耳其分別是沖突雙方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最重要盟國,因此俄土兩國結束對立狀態,恢複合作對於地區穩定是有利的。總之,在美國從中東退縮重返亞洲的大背景下,中東因權力真空而動蕩不安,俄土合作不但有利於保障兩國的安全和穩定,也將擴大兩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這是俄土迅速修好的政治基礎。

  俄土迅速修好的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經濟。由於土耳其的出口貿易和旅遊業與俄羅斯的能源工業高度互補,俄土兩國的經濟往來和合作已經相當深入。在2015年底的外交危機爆發前,俄國是土耳其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遊客來源國和最大的能源供給國。在俄土交惡後,兩國互相施行經濟制裁,但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特別是具有高度戰略意義的“土耳其流”輸氣管道一度擱置停建。“土耳其流”輸氣管道是俄羅斯分流烏克蘭-歐洲輸氣管道的重大工程,有利於俄羅斯天然氣規避地緣政治風險,在油價低迷的困難階段占領更多新市場。對土耳其來說,此管道則在保障本國供給的同時,進一步強化本國在天然氣供給鏈中的戰略地位。在8月9日的首腦會談中,俄土雙方特別強調重啟天然氣項目和核電合作項目,表明經濟合作特別是能源領域合作在兩國關系中的重要性。

  總之,俄土關系的大轉變絕非簡單的政治策略,雙方合作修好有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因此有理由相信兩國關系的轉變將對國際格局帶來新的沖擊和改變。(作者系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在讀博士)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