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座珍惜記憶的城市,目前,康文署轄下的39間不同主題的博物館成為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必備方式,其中很大一部分博物館由古建改造而成,亦成為香港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
近日,現任香港古物古跡辦事處執政秘書長的蕭麗娟女士做客廣東省博物館,與眾分享香港博物館的歷史變遷與現狀。香港商報記者陳柳燕
古建變身20年改造潮流
香港的博物館事業,最早可追溯到1874年。蕭麗娟介紹,1874年香港的第一家博物館就在香港的第一代大會堂里,其規模甚小,有歷史檔案資料記載,這間博物館更像是一個倉庫,擺放了從世界各地收集的奇珍异品,展品之間毫無關聯,擺放方式也很難看,有些展品的標簽也寫錯了,「完全不能看到這家博物館的誠意」。蕭麗娟說,隨著1933年政府賣地,這座大會堂被拆除,展藏的文物部分被留下保管,其他則被扔掉或歸還洋人。
「此后的30年間,香港一直沒有大會堂,更沒有自己的文化展示,」她說,「直到1962年才有了一間12400平方尺的大會堂博物美術館」。「然而,當時從英國到香港來接管的第一任館長John Wall,卻因香港沒有公共圖書館、藝術館、劇院、博物館,沒有自己的文化中心而感到失望。
這家博物館也僅僅只有幾件主要的藏品,有著名的麥兆漢神父藏品及少數的本地史圖片藏品,便開始了運作,因只希望能吸引到參觀者,讓市民知道什麼叫歷史,什麼叫文化。」蕭麗娟指出,1965年市政局做了報告,檢討博物館的服務,提出「香港應該有自己的博物館,而這些博物館應位於市中心交通方便的地方,要有自己的特色,且應有足夠的空間用於教育,有足夠的空間讓職員休憩」。蕭麗娟說,「這份報告中亦建議用古建築和一些考古遺址來做博物館,并列了十幾個舊建築的清單」。
「因此,20世紀70年代成為了香港博物館發展史上的第一個分水嶺。從1970年開始至1990年代,香港政府多以歷史建築改用作博物館」,她說,「如1971年建成的東華博物館,1984年落成的上窯民俗館、1987年落成的三楝屋博物館(現用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 ,還有鐵路博物館、羅屋民俗館等等。大會堂博物美術館也於1975年建了分館,留在大會堂里的成為了藝術館,而另一半則建在了尖沙咀碼頭附近,成立了歷史博物館。」
「於是,香港就有了20多年將古建築改造成博物館的潮流。但同時,也仍有興建新的博物館」,蕭麗娟表示。
博物館參與文化景觀保育
香港博物館發展的第二個主要分水嶺是在2000年,蕭麗娟介紹,「2000年香港政府成立了一個新機構,即為如今的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其中一個重要職能就是管理和發展博物館。」在2010年年底,政府決定保留公營博物館在政府的結構后,便透過策劃多元節目和市場推廣、強化專業性、擴充網絡等,積極發展博物館,康文署的博物館日漸受公眾歡迎。
近年來,「文化景觀」成為保護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包含一個地方的無形和有形文化遺產。蕭麗娟介紹,2014年草擬的《錫耶納憲章》(Siena Charter) 建議博物館通過「擴充他們的責任,由研究及維護藏品延伸至文化遺產及他們周邊地區,包括當地的市鎮、鄉村及社區」,以參與「文化景觀的管理和保護」,「博物館隨著現代社會的需要,正在不斷擴充它們的社會功能,包括文化景觀的保護。」她說,康文署管理十四所博物館、四所藝術或文物展示中心、一所電影資料館,以及兩所文化遺產保護辦事處(保護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政事務局及發展局則負責制訂有關博物館和文化遺產保護政策。「康文署轄下的博物館和文化遺產保護辦事處的館長,可以互調工作崗位,這有利兩方面工作經驗的交流和分享,更有利兩者工作範圍的擴展。此外,約三十所由非牟利組織、大學、私人及其他團體管理的博物館、展覽中心的館長,也與康文署的館長保持緊密工作聯繫,擴闊了香港文化景觀的保育。」
「到目前為止,全香港博物館的總面積,康文署所管轄的博物館占到了82%,而18%則是在大學里的博物館,以及新的私人博物館的出現,建構了香港新的文化景觀。」但她表示,很快當西九龍文化區M+博物館開幕后,這個比例就會有很大的改變。「M+,是一個視覺藝術博物館,目前整個西九文化區還有一部分在建設當中。M+落成之后,康文署轄下的博物館總面積將降至52%。」
融入社區更多地貼近市民
此外,將博物館的展覽融入社區,走近群眾,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亦是活化博物館、豐富市民文化的一個重要舉措。蕭麗娟舉例,如2015年策劃舉行的香港博物館節,所有博物館一同推出多個活動,30多個活動於兩三周內便吸引了30多萬人次參與其中。她說,「例如我們用粉色作為博物館節開幕式背景的主色調,尽管和博物館不搭,但是年輕人喜歡,透過這樣一種不同渠道的新嘗試,就會讓市民對博物館有一個新的體會。」而2016年,一位女博物館館長在其推廣辦事處,即一個二級歷史建築物里建了一個藝術廚房,攜同其他幾位女館長,舉行了一場女博物館館長廚藝展示的活動,不僅為市民獻上了自己精心烹飪的美食,亦進一步拉近了與公眾的距離。
蕭麗娟笑稱,「也許明年的主題就是館長的書房,我們用一些不同的方法,希望將博物館、文物保護以及市民之間的關系拉近。」此外,為研究香港歷史長衫,歷史博物館向公眾徵集60、70年代的長衫藏品,蕭麗娟說,「出乎意料地很多人捐贈了長衫,而且很多都很漂亮,甚至有兩件被收進了博物館的藏品當中。」她說,「這個文化開始推廣的時候,就有一班有藝術熱情、思想成熟且喜歡傳統文化的人組織了一個長衫會,其中不單單有設計師,且還有如律師、醫生、高級行政人員等不同行業的人士,獲得了很好的反響,而這對於我們的博物館來講,就是讓歷史文化走進社區,讓公眾真正參與其中。」
推出活化古建「夥伴計劃」
蕭麗娟指出,《錫耶納憲章》所指的就是將博物館與文化景觀融為一體,且要擴大博物館的權利,「讓博物館可以延伸到建築以外,將周邊的文化景觀,包括建築、歷史都保護起來,使其成為教育素材。」
其解釋,在香港,20世紀70年代,當博物館開始備受重視,其實已經跟歷史建築融為一體,很多當時的博物館都是在歷史建築里面,如三棟屋博物館。而如今,政府讓博物館的角色變得更加清晰,如成立了三個博物館諮詢委員會,分別負責歷史、藝術和科學三方面,亦邀請社會專家入駐委員會探討管理策略,旨在讓博物館的作用能延展到周邊的文化景觀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蕭麗娟稱,在政策層面,民政事務局負責博物館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政策,而發展局則負責文物保護政策和活化歷史建築。她說,2008年推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在這個活化歷史建築計劃里面,政府就會去找一些古建築,這些古建築都是一些政府部門不再需要利用,且商業價值不高的。目前,政府已推出四期夥伴計劃,共出租了19處古建築,其中15處已經完成了對外開放,與非牟利機構,以社會企業形式活化,而所有項目均有指定空間,展出與該歷史建築、周邊和社區有關的展覽。」
她說,北九裁判法院變身藝術學院、美荷樓變身青年旅社、具有百年歷史的中區警署也將會被活化為大藝術館。「此外,亦有像F11這樣的私人博物館,亦為三級歷史建築,是由香港大學副校長出資購買后而被保留了下來,常以照片為主題作展覽。」蕭麗娟說,「有趣的是,還有香港早期的紡織廠南風紗廠,是五六十年代的紡織業龍頭,雖不是古蹟,但也有一定歷史,如今亦被曾在此工作的人出資將他們的廠房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