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映紅
人們熱傳鮑勃·迪倫拒絕領獎的洋蔥新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許多人缺乏對信息的甄別、判斷能力,或者沒有養成核實、驗證的習慣。
今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美國歌手鮑勃·迪倫,幾乎跌碎了所有事先預測觀察者的眼鏡。
之所以會令一眾預測者跌破眼鏡,原因就在於鮑勃·迪倫並不是典型意義上的作家。他主要的身份是搖滾歌手,自己寫歌寫詞自己彈唱。不僅僅如此,鮑勃·迪倫在音樂之外,以反叛和反抗世俗的符號而聞名於世,其精神意義已經超越了音樂,儼然成為了1960年代的象征。他音樂上的成就以及孑世獨立的姿態,使他不僅成為一次又一次格萊美獎的常客,更是榮膺了包括奧斯卡獎、普利策獎在內的多種獎項。對他來說,諾貝爾文學獎似乎並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桀驁不馴、反叛,鮑勃·迪倫以這一系列關鍵詞榮膺今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被傳出“拒獎”幾乎是必然。從心理學角度看,鮑勃·迪倫一貫特立獨行,因此,他“拒獎”更符合人們業已形成的心理圖式,符合偶像卓爾不群的做派。在輿論場內,出現炮制鮑勃·迪倫“拒獎”的傳聞也就不足為奇。
果然,以炮制惡搞噱頭為名的洋蔥新聞很快就策劃、炮制出了關於鮑勃·迪倫“拒絕領獎”的“新聞”。盡管該自媒體一貫以炮制惡搞噱頭的假新聞而著名,文章也明顯地顯示了這不過是一起惡搞假新聞,但是,鮑勃·迪倫“拒絕領獎”的“新聞”仍然很快就在社交網絡傳播開來。與此相對,另一則假新聞也順勢被炮制出來。鮑勃·迪倫對諾貝爾文學獎的四點聲明,中英文對照版也很快在朋友圈、微博熱傳開來。這四點聲明盡管沒有“拒絕領獎”,但也彰顯了鮑勃·迪倫的高冷和卓爾不群。
人們熱傳這些炮制出來的假新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許多人缺乏對信息的甄別、判斷能力,或者沒有養成核實、驗證的習慣。這一方面與教育缺失有關——我們的教育往往不會鼓勵學生質疑和批判。事實上,只要動一下鼠標,搜索一下相關信息,擺明了騙人的洋蔥新聞就不會被那麼多單純的人“信以為真”了。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有些人在刷存在感與點擊率。在我看來,這部分人在接受和傳播這些洋蔥新聞時,未必真“信”,他們可能無所謂真相如何,而更在乎在信息傳播鏈條中的“不可缺位”。因此,對於“拒獎”信息的傳播者來說,他們完全可以不在乎信息的真偽、質量,他們只在乎新的噱頭在熱傳的過程中,自己是否缺位,是否搶占了先機。從這個角度看,“謠傳”也好,“傳訛”也罷,參與傳播者基於傳播競爭的優勢而先轉發了再說,也就不難理解了。
到現在為止,我們所知的是,鮑勃·迪倫本人並沒有對諾獎發表任何看法。這也的確符合他一貫以來特立獨行的風格——很少同媒體和公眾互動,從不正面解答人們對他的疑問。這樣與眾不同的性格,也才是鮑勃·迪倫作為偶像長盛不衰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