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人民日報海外版:對外儲數字變化無須過于敏感

2017-02-08
来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來,中國外儲跌破3萬億關口的消息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對此,專家指出,對于外儲規模的變化,我們關注的重點不應簡單地落在數字變化上,而應更多考慮外儲是否夠用。中國外儲充裕,且經濟基本面能支撐,這才應該是最值得關注的。

  2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29982億美元,較2016年末下降123億美元,降幅為0.4%。一時間,“中國外儲7連降并跌破 3萬億 關口”的聲音成為市場焦點。對此,專家指出,對于外儲規模的變化,我們需要關注,但關注的重點不應簡單地落在數字變化或所謂的“整數關口”上,而應更多考慮外儲是否夠用。就目前來看,無論從絕對規模看還是用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進行衡量,中國外儲都是充裕的,且中國經濟基本面能支撐其繼續保持合理充裕,這應該是最值得關注的。

  調節供需是下降主因

  關于1月份外儲規模下降的原因,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從1月份的情況看,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是造成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

  同時,季節性因素也導致1月份外儲有所下降。據外匯局介紹,由于適逢農歷春節,居民境外旅游、消費等活動增多,企業償債和結算等財務操作也會增加,帶來相應用匯需求,成為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的季節性因素。

  該負責人表示,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市場上非美元貨幣對美元的匯率總體出現反彈,使得外匯儲備中的非美元貨幣按照計量貨幣美元進行報告時金額上升,則是促使外匯儲備規模增加的主要因素。

  “此外,外匯儲備多元化資金的運用和收回也對外匯儲備規模有一定的影響。總的來看,外匯儲備在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資策略下,不同貨幣和資產之間有效發揮了此消彼長、風險對沖的效果,維護了外匯儲備規模的基本穩定。”該負責人說。

  資本外流已有所放緩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1月份中國外儲繼續下降,但從同比和環比來看,外儲降幅均顯著收窄。外匯局數據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1月份外匯儲備規模少降了872億美元;與上月相比,外匯儲備規模少降了288億美元,降幅均明顯縮窄。

  國泰君安分析認為,1月份外儲僅下降123億美元,即使是剔除了“估值效應”的影響,實際外儲消耗也不超過40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情況相比,幾乎是“天翻地覆”的改善,市場不必過度恐慌。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剔除掉匯率重估因素以后,外匯儲備規模的同比和環比降幅也是明顯縮窄的。這反映出中國跨境資金流出已較前一時期有所放緩,未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動能逐步增強,跨境資金流動會趨向平衡。

  規模夠用更值得關注

  對于中國外儲規模連續7個月下降并跌破3萬億美元,外匯局指出,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雖已略低于3萬億美元,但仍是全球最高水平。實際上,外匯儲備是一個連續變量,在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經濟金融環境下,儲備規模上下波動是正常的,無須特別看重所謂的“整數關口”。

  “現在市場上對于外儲規模的數字變動有點過于敏感,這是沒有必要的。對于外儲規模的變化,我們需要關注,但關注的重點不應簡單地落在數字變化上,而應更多考慮外儲是否夠用。應該認識到,作為儲備資產,外儲是留作備用的,對其衡量應以夠用為基本標準,太多、太少都不好,外儲過少會影響國際支付,過多則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費。當前,無論從絕對規模看還是用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進行衡量,中國外儲都是充裕的,這是最重要的。”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外儲目前依舊充裕,未來又會如何發展?外匯局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經常項目保持順差、財政狀況較好、金融體系穩健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這些有利因素都將繼續支持人民幣成為穩定的強勢貨幣,也將促進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