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和物流的極速發展創造了許多新興的職業,在中國消費者异軍突起的今天,各種因素共同將代購打造成了其中最火熱的行業之一。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09年中國內地的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僅50億元,到去年規模已突破6000億元大關,短短7年間增加逾百倍。究竟代購背后的吸金術如何煉成?香港商報記者潘晶
內地海外代購從2013年踏入高峰期,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09年中國內地的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僅50億元(人民幣,下同),到了2013年海外代購增速突加快,達767億元,增長58.8%。之后這股熱潮一發不可收拾,2014年交易規模突破1500億元,比2013年增加近2倍。2015年更是突破3000億元。2016年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突破6000億元,達6243.8億元。
代購的優勢
所謂的代購,指的就是代理人(買手)在异地購買相應貨物,再通過快遞等方式送達買家的購物方式。代購之所以在近幾年如此紅火,主要靠三個優勢。
第一,靠兩地的差價,即內地的商品特別是奢侈品稅率重,如珠寶手表這類的商品,稅率高達40%以上。而這些大牌商品所在原產地,由於免去了運費、稅費等附加費用,再加上匯率差,價格就便宜得多。這也是代購受到青睞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靠的是商品種類多,海外的商品種類比較多,例如:澳洲的保健品和香港的藥品,很多在內地都沒有進口。不過,內地人口多,需求自然也多,這就為代購創造了一個新的市場。
第三,靠的是質量和口碑。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內地消費者的心頭大石。當中最典型的要數奶粉,自從三鹿事件發生以后,媽媽們對內地的奶粉和其他母嬰用品都甚不信任。奶粉關系到了新生嬰兒的生命安全,媽媽們也特別重視,不惜代價,全世界尋找安全的奶粉源,於是香港、澳洲、荷蘭和德國都是海外代購奶粉的熱門地。這一現象還直接導致了2013年香港實行奶粉「限購令」。
各地代購的差异
以香港代購為例,2014年的港幣兌人民幣匯率是1:0.8左右,而同樣一款產品,內地的定價要比香港要高,加上匯率差,香港的價格是內地的70%到80%之間。一般來說,500元以內的貨品大都以1:1(港幣:人民幣)定價(500港元的貨品以500元人民幣賣出),這中間可以賺的差價就有20%左右。而價格貴一點的商品則以1:0.95或者1:0.9定價,由於價格基數大,中間可以賺取的差價也大。
隨着2016年人民幣貶值,香港的代購們經歷了生意難做的一年。不少代購紛紛加價,但是如果定價太高,就會直接導致香港的優勢減少。而與此同時,英國的代購則在英國脫歐后歡呼雀躍。當時英鎊貶值,令到成本大幅下降,中間差價也隨之增加。
就香港來說,代購最大的優勢是速度快,因為鄰近深圳,代購們只要坐一趟地鐵就能隨時發貨,路費在100元左右,對於有緊急需求的買家來說是首選。因此香港的日用品,如奶粉、藥物一類,消耗得快但單價不貴,在代購市場比較吃香。
若單純以價格而論,香港的商品優勢則不明顯。香港沒有本地名牌,很多牌子都靠進口,這就導致香港的這類商品比原產國要貴得多。加上代購到內地的貨品主要靠匯率差價,一旦人民幣貶值,代購業就受到很大影響,十分被動。
除了香港以外,代購還有幾大陣營,分別是:日韓的化妝品、歐美的奢侈品,以及澳洲的保健品。這幾個區域都在不同類型的產品上有着明顯的優勢,不少客戶手上都集齊幾個區域的代購資源,不同種類的東西找不同的代購購買,甚至還會互相比價,達到價格最優。
留學生成代購主力軍
代購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在很多人眼里,甚至都算不上一個真正的職業。但是不可否認,隨着近幾年代購行業發展,它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行業,一個以億為單位的市場。
代購的主力軍多是在外留學的「留學黨」們。曾有人做過統計,澳洲的留學生中,5個就有1個做過代購,雖然其中有些只是單純幫親戚朋友代購,并不是以營利為目的,但20%的比例之大,已經超乎想象。至於每個代購能掙多少錢,也有相當大的差异,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只是掙點零花錢,補貼一下國外留學期間昂貴的生活費,但有的也做出了一定規模,甚至成立了小型的公司,以團隊模式在運作。
【拆局解码】代購背后的風險
雖然市場規模和潜力巨大,但是代購目前還是處於「灰色地帶」,其中涉及到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稅。根據香港法律,攜帶超過5000元的商品過境就要申報。不少人在攜帶超出限額的貨品過關時被海關發現,被要求補回稅款。
防範假貨
特別是每當蘋果推出新款手機的時候,「水貨客」們就想方設法攜帶多部手機過關,但這種做法相當危險,情節嚴重的可當走私罪論處。對於海外代購而言,則一般選擇郵寄的方式寄回國。
在郵寄的時候,貨品全部以5kg以下的方式郵寄,清關時候都寫「個人物品」或「禮品」,以免被海關查驗。但由於代購賺取的金額巨大,可能已涉及偷稅漏稅問題,不少國家政府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個群體。
對於消費者來說,在代購過程中則要注意防範假貨。一般來說,代購都是通過熟人關系網絡進行,確保了代購可靠性,以便日后再進行交易。但因為利益太大,不少人也會鋌而走險,販賣假貨,表面上是海外代購,實際上是收了錢以后,從貨源不明的地方發貨,因此消費者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