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場關注焦點包括大藍籌季度業績、10月就業數據、美國中期選舉、歐元區通脹數據、英倫銀行與日本央行議息等。不少板塊與個股股價已累積可觀跌幅,部分已步入2016年以來低位。
恒指自2016年低見18278點,升至年初33484點高位後,連番下挫,升幅已回吐一半,短期考驗24000點。後市反覆尋底,短期市況焦點集中業績和11月美國國會中期選舉,若民主黨重奪參議院大多數議席,雖然不會明顯扭轉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政策,但在執行上或較溫和,及有一定制衡,不排除後市有反彈藉口,26000點成為技術阻力區。
資源行業去產能成效顯著
在內地,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召開,會議要求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企業要繼續化解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過剩產能,抓緊消化處理各類歷史欠帳和遺留問題。2018年,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積極有序推進,1月份至7月份,退出煤炭產能8000萬噸左右,完成全年任務1.5億噸的50%以上;壓減粗鋼產能2470萬噸,完成全年任務3000萬噸的80%以上。
去產能推動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產能利用率明顯提升,供求關係顯著改善,企業效益持續向好。上半年,鋼鐵、煤炭、電力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分別增長93.4%、18.4%和28.1%。可以說,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特別是去產能深入推進和「殭屍企業」出清,市場決定要素配置的機制逐漸形成,供需結構更趨協調平衡。在深化煤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把處置「殭屍企業」作為重要抓手,嚴格執行了品質、環保、能耗、安全等法規標準,倒逼落後產能和不達標煤礦全面退出。同時,適當提高了南方煤礦產能退出標準,按照嚴格執法關閉一批、實施產能置換退出一批、通過改造升級少量提升一批「三個一批」的方式進行分類處置。
目前煤炭行業雖然取得了去產能的顯著成績,但是仍然處於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期,高質量的供給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需要繼續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從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努力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料鋼鐵行業集中度提升
鋼鐵方面,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表示,2018年整體鋼鐵去產能任務還是比較重,為更好地適應去產能進入新階段的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把去產能和調結構結合在一起,將繼續鞏固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成果,進一步推動鋼鐵企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鋼鐵、煤炭、電力行業在盈利增長帶動下表現較看好。
今年下半年,由於國際貿易形勢愈趨嚴峻,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國家已提出擴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加速項目落地和保障後續融資,穩定有效投資,預計基建投資增加對鋼材需求將產生有力的支撐。踏入第四季,京津冀、汾渭平原、長三角等地環保繼續趨嚴格,加上取暖季實施錯峰與減排,供給端收縮將成為支撐鋼材價格的主要動力,預計噸鋼毛利維持在高水平,將驅動鋼企經營業績保持增長。
整體來看,未來數年,國家將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盡力防範產能增加及地條鋼死灰復燃等問題,過剩產能持續改善將減低行業的惡性競爭,區域資源整合和兼併重組將會取得實質性進展,產能會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有利大型鋼企的長遠發展。
馬鋼次季收入盈利創新高
馬鋼(323)作為內地最大鋼鐵生產和銷售商之一,在行業改革中將可繼續受惠。集團從事鋼鐵產品及其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目前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長材、板材、輪軸的三大類產品。公司是內地最大的車輪研發製造基地,具有40多年的車輪生產經驗,其客車車輛在中國市場佔有率達90%以上。
2018年上半年,馬鋼整體收入400.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3.9%,得益於產品價格上漲及噸鋼毛利增加,實現盈利34.3億元,上升1.1倍。派發中期息每股5分。期內公司共生產生鐵產量730萬噸,按年略有減少,粗鋼與鋼材產量為793萬和741萬噸,分別增加1.2%和1.1%;產品平均售價按年上漲11%。
第二季公司因應市場變化,增加高附加值產品比重,鋼材產品品種佔54.5%,按年增加4.6個百分點;熱軋產品品種結構調整成效明顯,集裝箱用鋼、海底管線鋼、鐵路用鋼、工程機械用鋼等產量按年提高約40%。高效益產品銷售上升,帶動第二季收入與盈利創下單季的歷史新高,第二季收入與盈利按年分別飆21.9%和1.7倍,較首季分別上升18.8%和41.8%。
中國金洋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郭家耀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及客戶沒持有上述股份)
(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