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在深闺”到走向国际 “中国第一水乡”的蜕变与褪色 | 凤旅观察

2019-06-28
来源:凤凰网旅游

  三十年前,周莊走上“保護古鎮、開發新區、發展旅遊、振興經濟”的發展之路。以此為引領,周莊從“養在深閨”慢慢地進入國際視野。

  三十年後,周莊依然是古鎮保護中典範,但是“守正有餘,創新不足”也讓“中國第一水鄉”的招牌出現了褪色。

  隨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持續推進,作為被運河滋養千年的江南古鎮,周莊在迎來曆史新機遇的同時,也存在諸多挑戰和問題。如何抓住機遇更上一層樓,成為新時期周莊必須麵對的課題。

  2019年,鳳凰網旅遊《鳳旅觀察》欄目將推出“精品目的地養成計”係列評論,針對包括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主題公園、熱門旅遊城市在內的旅遊目的地打造和升級進行深度研究,挖掘極具參考價值的樣本,歸納精品目的地養成秘籍,為中國文旅發展提供動力。

  從破牆殘壁到“第一水鄉”

  三十年前,受閉塞的交通環境影響,周莊基本處於“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

  七進100多間房屋,樓下是周莊農機廠,樓上是工人宿舍,冇有一扇完整的窗戶,破牆殘壁,一片狼藉。這是1981年還未保護開發前周莊沈廳(沈萬三故居)的狀態,也是當時周莊許多曆史建築的一個側麵影響。

1988年的周莊街景

  前屋後宅,以河為路,自古以來的水鄉格局很好地在周莊保存。當然,由於缺乏科學係統的規劃與管理,當時的周莊古鎮很難給人留下衛生、宜居的印象。

  那時,從周莊古鎮到昆山縣城冇有一條像樣的公路,水路坐船要5個小時以上,徒步的話要過104座橋梁。極度閉塞的交通讓周莊保存了非常原始的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但也阻隔了周莊與外麵世界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

1988年的周莊

  正如陳向宏之於烏鎮,在周莊崛起的背後,同樣離不開強人的身影。

  1985年4月,從事古建築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的上海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與他的學生來到周莊。也是此次周莊之行,阮儀三萌生要在周莊古鎮製定中國第一部古鎮保護發展規劃的想法。

  1986年,阮儀三主持的《水鄉古鎮周莊總體及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問世。在這套保護規劃的指引下,周莊在0.47平方公裡的古鎮核心區內開辟出文旅交融的空間:近百座古典宅院、60多處磚雕門樓、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在這裡交相輝映;影藝小院、博物館、古戲台、逸飛之家等項目突出了周莊的文化內涵。

  在古鎮核心區內,《規劃》鼓勵原住民留在老房子裡生活,並注重引導他們的生活方式與配套設施的升級改造。在古鎮核心區外,周莊古鎮原有的全部工業項目被搬遷到急水港以北的新區。通過落實各項《規劃》要求,有效避免因為地方領導人的更迭對古鎮保護造成影響。

  阮儀三曾說:“如果說江南古鎮是我的孩子們,那麼周莊就是我的長子。”在《水鄉古鎮周莊總體及保護規劃》 問世後,阮儀三將自己的課題研究經費捐獻給周莊,為保護古鎮環境格局,周莊古鎮核心區和控製區每翻建或新建一幢房屋,都要經過阮儀三對設計方案的簽字才能施工。

  為反對江蘇省和蘇州市從周莊古鎮貫穿高速公路的設計方案,阮儀三拿出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的英法專家方案,對施工方怒吼:“要開工就把壓路機從我身上碾過去。”

  依據“周莊模式”的古鎮保護,周莊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固態的古鎮曆史建築風貌與活態的非遺資源。憑借周密的保護規劃和超前的保護發展理念,周莊開啟中國水鄉古鎮旅遊的先河,並走出了一條“不拆古鎮也能發展旅遊,保護古鎮也能發展經濟”的創新之路。

  被名人效應帶火卻未將“名人”IP做活

  從一座閉塞的江南古鎮,到成為中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預選地,周莊的“成名史”上不乏有名人效應的閃現,但是,對於名人IP的衍生和塑造,周莊古鎮顯得“守正有餘,創新不足”。

  碧水泱泱,綠樹掩映,小船在橋洞中穿行。1989年4月13日,在一個細雨霏霏的日子,三毛在蘇州日報記者的陪同下來到了神往已久的周莊。“我來晚了”,三毛第一次見到周莊時哭著自言自語起來。

周莊內的三毛茶樓

  吃著周莊的“三味圓”、萬三蹄、阿婆茶、大閘蟹,三毛像個孩子連聲叫好,稱讚這是“家鄉的味道”。一周的周莊之行結束,三毛離開,她親吻油菜花的鏡頭永遠留在了周莊。

  比起三毛之於周莊的走紅,旅美畫家陳逸飛第一次邂逅周莊,就用一幅名為《故鄉的記憶》的油畫把深藏江南的周莊正式帶向了世界。1984年春,畫家陳逸飛來周莊寫生,這次水鄉之行後他以周莊水鄉為題創作了好幾幅寫實油畫,其中描繪周莊的“雙橋”的那幅被取名為《故鄉的記憶》。

陳逸飛油畫作品《故鄉的記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1984年秋,《故鄉的記憶》連同陳逸飛的其它三十七幅作品在紐約的哈默畫廊展出,並引起轟動。次年,陳逸飛被聯合國選中參與設計聯合國郵局每年發行的六組郵票的首日封。

  這枚首日封於1985年5月10日在聯合國總部以及日內瓦和維也納的聯合國機構發行,並深受集郵愛好者喜愛。到了90年代,陳逸飛周莊水鄉題材的首日封以及畫展在新加坡、香港等地發售和展出,周莊被國內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並了解。

周莊“逸飛之家”內的陳列物

  在這兩位已故文化名人的身後,三毛茶樓、逸飛之家這些無意間留給周莊的文化遺產,漸漸成為文藝青年的“朝聖之地”。

  然而,無論是三毛茶館,還是逸飛之家,這兩處“朝聖之地”能夠帶給遊人的除了品茗小憩,以及遊覽觀光之外,並未對名人背後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度的挖掘。名人的光環僅僅催生了周莊從無名走向知名,兩處“朝聖之地”所帶給遊客的體驗感和參與感被大大限製。

  疏於迭代首家五星酒店2年前開業

  在實地探訪中,鳳凰網旅遊發現,與同樣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恩賜的新興運河小鎮相比,周莊的古樸與韻味猶存,而在麵向高消費遊客提供的住宿產品,以及休閒娛樂體驗方麵略顯不足。

  在此背景下,比周莊的旅遊規劃晚了至少10年的烏鎮在2017年突破了年接待千萬遊客的大關,與此同時,周莊的年旅遊接待規模,仍在向突破600萬人次邁進。儘管遊客接待量過大,對於古鎮本身來說是一種負擔,但是遊客用腳投票給出的答案,也在提醒號稱“中國第一水鄉”的周莊抓緊調整,以應對消費升級帶來的挑戰。

  對於有著900餘年曆史的周莊古鎮來說,2017年可謂是古鎮住宿業的一個分水嶺。2017年7月,周莊第一家五星級酒店水月周莊鉑爾曼酒店正式開業。這也是目前為止,距離周莊最近的一家高星級酒店(駕車距離3.6公裡)。另外一家於2018年開業的周莊悅雲莊酒店,駕車到周莊古鎮需要4.4公裡。

  與此同時,周莊之內的體驗內容仍偏重於觀光型體驗。比如以古建築、故居、博物館為主的雙橋、沈廳、周莊博物館、沈萬三水底墓等景點,演藝類內容則為水鄉實景演出、古戲台昆曲、彈評表演等,對於文化、非遺如何與新興技術和玩法的結合,探索較少。

  除了旅遊住宿產品的供給需要強化,在周莊古鎮的內部,原住民的生活居住區也亟待完善。2018年12月,85歲的阮儀三在第十一屆中國名鎮(周莊)論壇上表示,周莊下一步工作的當務之急,是對古鎮內部原住民生活居住區進行精確式的修補與升級,並對管線係統進一步更新。

  在阮儀三看來,對原住民生活區的精確修補和升級,不但給原住民提供更舒適的居住環境,也可幫助古鎮內的300餘家民宿提升品質,開辟出更多有價值的空間,用以承載周莊特色的文化元素,大大豐富遊客的居遊體驗,讓古鎮有麵子,更有裡子。

  古鎮的裡子不僅影響著原住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決定了一個古鎮的旅遊能走多遠。阮儀三認為,一座古鎮如果隻保留布局、外立麵、沿街建築等皮相,則永遠隻能停留在觀光型旅遊的發展階段,令遊客們看了就走,無法深入接觸,無法體驗在地生活。

  “第一水鄉”貴在“慢”,美在“原汁原味”。此番味道,非沉浸式體驗不能品味。隨著客群需求的快速迭代,如何讓觀光有驚喜,過夜有精致,創業有樂趣,居住有品質,並真正讓“有一種生活是周莊”深入人心、源遠流長,是“慢”周莊應該“快”思考的問題。

  鳳凰網旅遊精品目的地養成計,將持續關注運河文化帶沿線的古鎮發展,敬請期待。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