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日升勢不顯著,成交量再次縮減。某程度上,政經問題已成為港股其中一個不明朗因素。周一(29日)下跌股份主要集中在零售板塊,反映投資者相信,近期連串政經事件已打擊本港經濟表現;由於問題未有解決象,暫時未能評估影響有多大,因此上述板塊暫時不宜撈底。
零售股不宜撈底
美國聯儲局議息以及中美貿易談判的消息基本已被消化,除非有較大驚喜,否則後市有可能考驗27500點以下水平。內房方面,內地《證券日報》統計,截至上周二(23日),今年全國已有271家房企破產;單計7月已有26家,當中絕大部分為中小型發展商,並集中在五、六線城市。
資金鏈斷裂是導致房企破產的最重要原因。跟香港相類似,於過去數年,房地產已成為最受內地人關注的問題。在房價急升下,當中內地調控政策越趨嚴格。發改委早前發表《關於對房地產企業發行外債申請備案登記有關要求的通知》,表明房地產企業發境外債時,只能用作置換未來一年內到期的中長期境外債務。除非政策放鬆,否則內房資金鏈問題仍然難以解決。
香港上市內房股風險可控
另一方面,早前破產的內地房地產企業當中,不少涉足新能源及汽車等範疇。上述產業的投資和回本年期皆長,一旦本業資金回籠發生問題,便會對公司構成生死存亡的挑戰。筆者預期,雖然內房破產潮仍會持續,但由於香港上市的內房股具有一定規模,故只要發展並非過於進取,資金問題相信仍屬可控。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 植耀輝
(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