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8日,武漢“解封”。這座充滿歷史感的城市,又一次從史詩時間進入日常時間。在過去的76天里,900萬武漢人用留守家中這一獨特戰斗方式,為我們抵擋新冠病毒的凶狠襲擊。
春天終于等來900萬英雄的身影,14億人守候已久。還是熟悉的街道,還是熟悉的江景,還是熟悉的櫻花,可是世界已經滄海桑田。全球疫情“震中”幾度轉移,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還在漸漸消化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史詩不僅是壯闊的,更是殘酷的。有一些人沒有熬過冬天,4月4日的全國哀悼日正是為他們而設,他們更需要我們的銘記。截至4月7日24時,全國累計死亡病例3333例,其中湖北3213例(武漢2572例)。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個不幸的家庭,這些戛然而止的故事理應在我們的記憶中繼續。
武漢見證了太多。金銀潭、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每一個“地標”都是由淚水、汗水和血水澆築而成。自始至終堅守陣地的本地醫護人員,從全國而來的幾萬名逆行“白衣天使”,從茫茫人海中挺身而出的志願者……武漢讓我們發現了吾國吾民身上的千鈞偉力。
沒人想要經歷這種不平凡,就像除非堅守崗位必要,沒人願意在大雪紛飛中吃飯,沒人願意在工地上過年,而這正是武漢檢疫人員和火神山工人所親歷的。當硝煙出現在地平線上的時候,我們中間總有一群人甘願放棄日常的安穩與美好,奔赴危險未知之地,只為有朝一日每個人都能從容地欣賞落日余暉。因此,那可能摧毀一個個“我”的,才能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我們也曾慌亂,也曾恐懼,畢竟這是人類從未見過的病毒。更重要的是,戰斗還在進行。外有持續不斷的境外輸入,內有需要進一步篩查的無症狀感染者。湖北居民還要堅持非必要不出小區、不出市、不出省。但最艱難的階段已經過去了,武漢以及全國的動員能力、互助意識、糾錯機制都經受住了考驗。那些沉重的經驗教訓,值得認真書寫、記取。
今天,我們暫時放松心情迎接武漢“歸隊”。而重新整編的“艦隊”仍要向未知水域繼續航行,前方還會有風浪與礁石,不過更強健的是我們的信念——“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