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港人北上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就學、安居的國家策略,香港培僑書院與信義集團今年2月初在深圳龍華區開辦全國第一所12年制港人子弟學校「香港培僑書院深圳龍華信義學校」(下稱「培僑信義學校」),目標於今年9月開學授課。香港培僑書院一批年輕教師,早已覷準大灣區的發展大局,主動申請北上任教,爭取成為先行者。
逢香港培僑書院深圳設校
「香港培僑書院深圳龍華信義學校」簽約暨啟動儀式於2月10日在深圳與香港兩地同步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均有出席儀式。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該校成立是大灣區教育服務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隨着更多港人到區內工作生活,有必要為其子女提供多元教育;「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民間的參與不可或缺,培僑在深圳辦學屬極佳例子,具雙重意義。
香港培僑書院副校長黃騰達將出任「培僑信義學校」香港課程校長,他說:「我們正爭取成為內地第一個香港DSE試場,政府的回應非常正面。我們是12年制中小學一條龍寄宿學校,每年學費低於20萬港元,正向政府爭取港生可享12年免費教育的福利。」
據介紹,「培僑信義學校」計劃招收約3000名學生,設有108個班、每班30人,一半屬香港課程,3月招生、4月招聘教師,數學、英文、通識等主要核心科目會聘請香港教師,教師只須香港教育局註冊,毋須內地註冊,工資扣稅後和香港教師水平相若。培僑書院內部一批年輕教師早已覷準大好時機,主動申請北上爭飲「頭啖湯」。
信是百年難遇的發展機遇
香港出生的何天佑是培僑書院通識科主任,他主動申請北上執教。他說:「大灣區是百年難遇的發展機遇,將來只會愈來愈多香港學校回內地設分校,培僑只是第一間,很多大學、港式補習社早已落戶大灣區,並辦得非常出色,內地目前有10萬個正接受基礎教育的港人,大部分在深圳,DSE課程亦很受內地生歡迎,因為成績可直接報讀外國大學,我以教育為終身志業,去大灣區會有更大發展。」
現年約30歲的何天佑仍然單身,他坦言,初期計劃入住學校宿舍,下一步會考慮在深圳置業。他說:「我不時帶學生上深圳考察學習,深圳的居住環境比香港優勝,商場、文化、生活質素都不比香港差,年輕人的思想也很先進,若遇到合適對象,很樂意在深圳結婚生子,落地生根。」
現年32歲的徐智超在內蒙古出生,7年前來港修讀碩士,練得一口地道廣東話,畢業後進入培僑書院任教中文,他和同屬「港漂」的女教師結婚,下月將誕下第二胎,兩人剛成為香港永久居民,近日已在香港買樓。徐智超雖然已在港開枝散葉,但仍主動申請到深圳。
教學經驗對事業幫助很大
徐智超說:「我太太在港教書、大仔讀幼稚園,我每天下班回家都很方便,深圳培僑校在高鐵深圳北站旁,往返西九龍站只需18分鐘車程,很多人都要一個多小時上班。我內蒙出生,上海讀書、由北闖南,現在又從南殺返上北,人都是追求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個人的進步發展,將來太太小朋友會否隨我到深圳生活,將來再算。」
粵港澳大灣區已實現一小時生活圈,徐智超強調,北上教書不影響家庭生活,但對事業有很大幫助,因為他有內地和香港經驗,加上「培僑信義學校」的主要收生對象為跨境學童、中港家庭子女,在大家擁有相同背景的情況下,授業解惑時能「入心入肺」,達到更佳的教育效果。(香港商報記者 李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