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與書籍相遇 「天堂應是圖書館的模樣」

2021-04-23 09:49
來源:中新網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其設立的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知識產權。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曾說過:「如果這個世上真的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讓我們相約圖書館,摘一段靜謐時光,享受閱讀的美好,尋找你的「詩和遠方」。

 2021年3月19日,法國巴黎著名的百年書店品牌「吉爾伯特青年」(Gibert Jeune)關閉了其位於聖米歇爾廣場的旗艦店。

 資料圖:1951年,讀者在「吉爾伯特青年」書店看書。

 這家書店以出售教科書和二手書聞名,從19世紀的一家書攤發展而來。書店的黃色遮陽簾,早已是巴黎左岸的標誌性景觀。但在疫情等因素的衝擊下,「永久關閉」的標誌,在開業135年後,掛上了書店的櫥窗。

 新冠疫情之下,圖書零售業遭受嚴重衝擊。法國巴黎塞納河畔的莎士比亞書店、美國南加州有126年歷史的弗羅曼書店等等,都曾因銷售額嚴重下滑,而不得不向讀者求援,以渡過難關。

 疫情也改變了不少書店的銷售模式。在英國,自2020年3月首次「封城」以來,在線銷售已經成了許多書店的常態。下克萊普頓的「哈克尼之頁」書店經理說,她的書店幾乎成了「郵局分發室」,馬里波恩的但特書店經理也說,自己像在倉庫工作。

 4月中旬,隨着新冠疫情的緩解,英國政府放鬆了對英格蘭地區的「禁足」措施,包括書店在內的非必需零售店舖可以恢復營業。

 「解封」當天,倫敦陽光明媚。人們置身於闊別已久的書香氣之中,指尖劃過一排排書脊,期待著與驚喜不期而遇。

 這並不僅僅是一次「久別重逢」的心血來潮。

 當空閒時間增多,社交卻不得不減少,人們對閱讀的熱情反而變得強烈。面對困於一隅的現實,閱讀給我們提供了一種釋放、逃避或分散注意力的方式。

 2020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自從英國實施限制措施以來,有31%的人閱讀量有所增加。18至24歲的年輕人中,有將近一半(45%)的人表示,他們的閱讀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

 當我們只能留在家中,不能出門看電影,不能去KTV唱歌,不能和朋友一起聚會;當電視劇和綜藝看煩了,遊戲打累了,睡到晨昏顛倒了……在某一刻,或許我們都曾覺得,比起拿起手機,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來消磨時間,是更愜意的方式。

 也許你和沙斯塔一樣,拿起了小時候看過的漫畫書,打開「我們過去的一扇窗戶,用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傳達著對未來的信息,能使當下的現實變得更加明亮一點」。

 也許你和哈里斯一樣,吃煩了日常菜式後,決定打開一本烹飪書籍,嘗試著使用已經生疏的廚房工具給自己製作美食,不過「大流行一旦結束,這東西又會積灰」。

 又或許,你與雅各布一樣,終於翻開了那些「早該閱讀的書籍」,發現原來某位在專業上大名鼎鼎的作者,寫作風格是如此生動風趣……

 資料圖:疫情期間,日本一所圖書館用紫外線給圖書做消毒處理。

 2021年4月23日,已經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第二個「世界閱讀日」。有些國家正在逐步恢復正常生活,有些國家卻仍深陷疫情之中。

 若仍然處於人心惶惶之地,不如靜心讀書,在書籍的世界裏尋找平靜;若多彩斑斕的生活已經逐漸回歸,也不要忘了時不時翻開帶着墨香的書頁,與曾經安慰過你的世界重逢。

    頂圖:4月12日,英國倫敦但特書店重新開業,讀者在店中瀏覽書籍。

[責任編輯:黃鶯]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