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今日(24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本港整體新冠疫苗接種率是大約六成,但長者接種率低,而且有四成接種者選擇打科興疫苗,抗體水平有機會在接種兩針6至8個月後,降至低水平,因此未有條件「與病毒共存」。
許樹昌指出,英國及新加坡等國家決定「與病毒共存」,確診個案爆發得很厲害,加上冬季即將來臨,將會有更多變數,包括新冠及流感病毒可能一同夾擊,亦有機會出現新的變種病毒,一旦疫情爆發,醫療系統將不勝負荷。不過他亦認為,「絕對清零」不是長遠辦法。
中大正研究第三針成效
中大正研究第三針成效,許樹昌說,就他跟進部分已接種兩劑科興疫苗的個案,一半人第三針繼續打科興、一半人打復必泰,發現轉打復必泰後,抗體相對增多,但仍有待分析。
許樹昌亦提到,如果首兩劑接種滅活平台的疫苗,第三針轉為接種另一平台疫苗、例如核酸疫苗會較好,可刺激產生更多抗體。他相信,可能每一至兩年,或要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一次。
另外,冬季流感高峰期將至,許樹昌說,世衛最新更新指引,建議可同時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認為同時接種,不論對新冠及流感疫苗的保護率影響都不太大。
通關碼若無追蹤功能 內地未必「收貨」
特區政府早前與內地專家舉行對接會議,討論通關。許樹昌表示,就本港「內防擴散」措施,內地關注出院條件與內地不一致,若「通關碼」沒有追蹤功能,內地未必「收貨」。
他相信,希望通關人士可能基於經濟、就業及家庭因素,不介意「通關碼」有追蹤功能,強調現時正面對病毒大流行,並非說去旅行時被追蹤;而按照內地原則,若與香港通關,不能為內地帶來額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