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第十二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江門行 尋新會陳皮文化 拜謁任公品丹心

第十二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江門行 尋新會陳皮文化 拜謁任公品丹心

責任編輯:薛正軒 2021-12-08 10:24:00 來源:香港商报网

 
    12月7日,第十二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江門行採風活動走進新會區,進行第二天的採風之旅。本次作家採風團由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蔣子龍擔任團長,採風團成員包括山東省文聯原副主席劉玉民、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王劍冰、廣東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張梅、著名作家、書畫家荊歌。當天採風團不僅參觀了梁啓超故居,感受任公的愛國之心,還追尋巴金足跡,來到了小鳥天堂,也深入探訪了新寶堂、李錦記、新會古典家具城等企業,最後還遊覽了新會學宮。作家們盛讚新會是個人傑地靈之地,這裏的「陳皮文化」還有「百年老字號」的創業精神都十分寶貴。這一天充實的採風之旅,讓作家們有了更多的創作素材及寫作靈感。

    拜謁梁啓超故居 再品任公家國心
 
    7日上午,採風團來梁啓超故居紀念館,感受偉人情懷。進入景區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梁啓超紀念銅像。銅像右手叉腰,左手緊握書卷,目光堅毅執着,呈深思狀,再現了當年憂國憂民、不斷探索並為之奮鬥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戰鬥不息的風采。作家們在銅像前留下合影。
 
 
    梁啓超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新會會城茶坑村,建於清光緒年間,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磚土瓦平房,由故居、怡堂書室、迴廊等建築組成,建築面積有400多平方米。故居有一正廳、一便廳、一飯廳、二耳房,兩廳前各有一天井,便廳側有梯級直達其頂部樓亭書房,可遠眺崖海風光;怡堂書室是梁啓超曾祖父所建,是梁啓超少年讀書、接受儒家傳統思想的地方,清光緒十八年夏天,梁啓超攜同新婚妻子李蕙仙回鄉,就居住在書室的偏房,長女梁思順也出生於此。為緬懷任公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以及在教育、學術上的卓越貢獻,2001年又建成梁啓超故居紀念館,建築面積達1600平方米,建築形式中西合璧,既有晚清嶺南僑鄉建築韻味,更隱現天津飲冰室風格 ,興建的紀念館前還有一個巨大的魚池。紀念館以豐富的歷史圖片展現了任公愛國圖強、畢生奮鬥的事跡,陳列展出了任公的部分著作,有《飲冰室合集》、《歐遊心影集》和《時務報》、《清議報》、《國風報》等珍貴典籍。廣東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張梅表示,通過拜謁梁啓超先生的故居,我再次被任公「讀聖賢書,立修齊志」及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也對梁啓超先生的生平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訪新寶堂 探麗宮博物館 追尋巴金足跡游小鳥天堂
 
    隨後採風團來到百年老字號新寶堂參觀交流。進入新寶堂,作家們對新會陳皮非遺文化都頗感興趣,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以及品嘗各式各樣的陳皮休閒食品,學習陳皮年份鑑別。據了解,廣東新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立於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是一家有112年歷史、具有深厚品牌文化底蘊的「廣東老字號」企業,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會陳皮製作技藝」傳承人單位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科技孵化基地,研發加工基地。 作家們還品嘗了用陳皮製作的酵素飲品,紛紛表示味道和口感非常不錯。
 
    為了更加深入了解陳皮產業及歷史,作家一行還來到了麗宮陳皮博物館。該博物館是國內首家新會陳皮文化博物館。館內有各個年代各產區的陳皮樣品,通過參觀,作家們對陳皮的製作工藝、柑普茶的製作工藝以及陳皮如何入藥有了更深的了解。
 
 
    據了解,新會陳皮有近千年歷史,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國傳統道地藥材,廣東三寶之首,廣東省嶺南中藥材立法保護品種,素有「千年人參、百年陳皮」美譽,有藥食茶同源的獨特價值。
 
 
    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把自己遊覽小鳥天堂的經歷撰寫成散文遊記《鳥的天堂》。小鳥天堂是著名的天然賞鳥勝地,因其「獨木成林、百鳥出巢、百鳥歸巢」的自然奇觀蜚聲中外。400多年的一棵榕樹獨木成林,覆蓋水面1萬多平方米,形成全世界最大的獨木古榕。樹上棲鳥千萬隻,鳥樹相依,人鳥相處,和諧奇特,是世間罕有的一道自然美麗風景線。
 
    為追尋巴金先生的足跡,作家們乘船緩緩行駛在全長5000米的水道上,欣賞著沿途榕蔭滴翠、百鳥歸巢的景象。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王劍冰表示,很多人知道新會都是因為巴金先生的一篇《鳥的天堂》,今天一睹先生筆下小鳥棲息的天堂,可謂是非常開心與激動。

    作家點讚百年李錦記、古典家具城 遊覽新會學宮尋找創作靈感
 
    下午採風團造訪了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參觀了基地里的創業精神樓。創業精神樓是一座設置有檢測中心、展覽館及辦公室的多用途綜合大樓。其中,供人參觀的「百年味道」展覽館展示出自1888年,由創辦人李錦裳先生發明蠔油後,李錦記百年來的發展史,通過圖片、聲像視頻以及實物等,讓到訪者細賞李錦記自奠基、起步、崛起到騰飛的高速發展歷史。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蔣子龍表示,經歷了114年的歷史,經過四代人的努力,李錦記已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醬料王國,這樣的民族企業值得大家學習。
 
 
    隨後採風團來到位於新會大澤蓮塘古港灣的新會古典家具文化博物館參觀。該博物館以展示和推廣中國古典家具文化為宗旨,大力宣揚新會地區古典家具的文化底蘊及「廣作」古典家具的歷發展歷史。為更加全面地展示新會古典家具的文化元素,博物館全面挖掘整理了新會古典家具從明代以前至明代、清代、民國直至當代的發展歷史和大事記;收集了大部分國標紅木及名貴硬木木材的實物並附詳盡資料介紹;製作了古典家具幾乎全部的榫卯結構模型,並附圖文解說和拆裝互動;還集中展示了傳統木工製作古典家具常用的手工工具;整理和挖掘了古典家具148式傳統吉祥紋飾圖案,並製作成實物進行展示。山東省文聯原副主席劉玉民表示,能在一個地方看到如此多的富麗典雅、樣式繁複的仿明清家具,實屬難得。
 
 
    據了解,新會古典家具文化博物館是新會地區第一家以古典家具文化展示為主的博物館,其文化氛圍凝練厚重、設計裝飾古樸素雅、家具擺放動靜相宜,任何一個細微之處、一絲一縷、一雕一琢,盡在古香古色中烘托大雅之美。
 
 
    傍晚採風團來到了位於馬山旁的新會學宮。新會學宮始建於北宋慶曆四年。20世紀50年代重修時,學宮內部分建築曾有改變。現存建築物自南往北依次有:欞星門、泮池、拱橋、大成門、東廡和西廡、大成殿、尊經閣等。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作家們先後參觀了學宮的欞星門、化龍橋和大成殿,路途遇到來了自隋、唐、宋、明、清等不同的時代不盡相同的文物古蹟,作家們仔細品味著新會學宮近千年的歷史,紛紛表示新會學宮是一個很好的採風去處,來到這裏有了更多的創作素材及靈感。晚上,作家們還頗有興致的舉行了筆會,並留下了珍貴的墨寶。(記者 盛芳齡 蔡易成 吳偉 賀爾達)
 
    採風團團長:
 
    蔣子龍: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 改革開放40年,作為「改革文學」作家代表,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了「改革先鋒」榮譽稱號。代表作品《喬廠長上任記》等。
 
    採風團成員:
 
    劉玉民:山東省文聯原副主席、山東文人書畫院院長。長篇小說《騷動之秋》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http://baike.baidu.com/view/4319.htm>,作品被改編成廣播劇、電視劇、電影、戲劇、小說連播等多種形式廣為傳播。
 
    王劍冰: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中國遊記名家聯盟副主席、中外散文詩協會副主席,出版個人著作《絕版的周莊》《卡格博雪峰》等35部,其散文名篇《絕版的周莊》入選上海高中語文課本,被刻石於周莊,其被周莊授予榮譽鎮民。
 
    張  梅:廣東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中國電視金鷹獎獲得者)代表作品《酒後的愛情觀》《暗香浮動》《口水》《夜色依然舊》等。擔任《周漁的火車》《大江沉重》《非常公民》等電影電視劇的編劇。作品曾獲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
 
    荊  歌:號累翁,蘇州人 著名作家、書畫家。代表作品:《八月之旅》《千古之愛》《鳥巢》《愛你有多深》等。曾在杭州、蘇州、寧波、成都等地舉辦個人書畫展,同時也被認為是江南才子型文人書畫的代表人物。

 

責任編輯:薛正軒 第十二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江門行 尋新會陳皮文化 拜謁任公品丹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