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漫話中醫】手法

【漫話中醫】手法

責任編輯:副刊 2021-12-27 17:49:57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手法。各行各業,凡事要用手來進行操作的工作,都有它基本固定的手部操作動作,把它記錄下來,反覆研究,就成為該行業操作時的基本動作,就成為各行各業基本的、規範化的手部動作,這就是「手法」,手法主要是對專業需要去訂出規劃動作、要領、姿勢的總體要求。手法中的這個「法」字,從字形上分析,我的理解是不斷地「去」掉,「氵」中的水分,使動作達到精益求精,並對手法動作列出規矩、規律、規定來達到手法動作上的要求。在中醫學中的一些療法,比如,中醫推拿、按摩、整骨、理筋,《醫宗金鑒》中《正骨心法要旨》所提的「正骨八法」,摸、接、提、揣、按、摩、推、拿,都是用醫者的雙手,通過手法來達到治療的目的。所以說手法是臨床上一種常用的治療手段。於是中醫的一些推拿書籍、正骨療法書籍、按摩著作等都以介紹各種手法外形動作為主要內容,有的推拿教科書把手法定位於中醫推拿學的主體、特色及本質這麼高位的學習內容。有的推拿、整骨書籍使用了大量篇幅的圖片、照片、影像來介紹各種手法,有的把手法編成一套,就成為某某流派手法。你到書店中去閱覽一下,可能會發現少則十幾種,多則幾十種介紹手法動作的書籍與影像製品。有人曾經作過調查研究,推拿、整骨、按摩手法不下幾百種,從全國來看,這些手法因區域不同,存在着手法相同而各地名稱不同;有的名稱相同,但手法動作完全不同;而臨床上常用的手法也有幾十種之多。

 2.JPG

   全國高等院校的中醫推拿教材,把推拿手法列作為中醫推拿學的主體、特色及本質,那麼,我們對主體、特色、本質這三個內容,今天來展開討論。

   先說「主體」,對中醫推拿學而言,用醫者的雙手為主,通過各種手法去醫治疾病,那當然是推拿醫術中的主體,猶如針灸學中運針、艾灸。中醫內科學中的醫生開出的一張處方,骨傷科中的一副膏藥。所以,對中醫推拿學來講,把手法稱作「主體」是可以成立的。

   再說「特色」,用雙手的手法給病人治療,的確是中醫推拿學的一種亮麗的特色、特點,也使之區別於其他各種療法,林立於中醫各科、各療法之中,特點鮮明。

   接下來說的「本質」,說到本質,首先要搞清推拿手法的本質是什麼?手法本質它包含有哪些內容?手法本質是不是只局限於手法的動作要求層面,還是有更深層次的學問,來展開討論。

 10.JPG

   目前,從中醫全國高等院校教材、推拿、整骨、按摩等著作來看,講到手法內容時,都是講述、介紹各種手法動作的要領、要求。比如,一指禪推法,要求沉肩、垂肘,手握空拳,指實掌虛,腕關節下垂,以大拇指吸定治療部位,以腕關節為主動作內外來回擺動。比如㨰法,要求沉肩,肘關節曲屈130°,以手背外側及小魚際為接觸面,以腕關節為主動,作內外㨰動。按法,從手指指尖、羅紋面,按壓於患處或穴位。摩法,用手的掌根、掌心、指面,對患處作圓弧狀的摩動等等的各種手法動作的描述。整骨手法常常講授比如,如何扳頸、扳腰、旋轉按壓等各種手法動作,動作之多,就不能一一舉例,但請注意,對於講述手法來說,都僅僅局限於外表的動作,那麼,所有的手法「動作」就是推拿醫學的本質?手法「動作」就是手法的本質?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清代《醫宗金鑒》中的《正骨心法要旨》中一段話:「一旦臨診,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說明「目明心開,昭然獨明」,手中「直覺靈感,了如指掌」。強調「手摸心會」。提出了對手法除動作之外,更上一個層面的要求。我還是喜歡用《周易‧繫辭傳上》中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兩句話來作解釋。很顯然,推拿也好,整骨也好,按摩也好,各類的手法動作,都是屬於形而下的範疇,屬「器」的內容,大家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有形之狀。而《正骨心法要旨》上述之言,已向我們提出更上一層次的手法內容,「外」表手法動作,要巧生於「內」,手要隨「心」而轉,手摸要「心會」,用心去細細體會,提出了手法動作中形而上的「道」的知識內容,但是目前的許多推拿學的教材、推拿、整骨的著作,很少談及、介紹這種形而上的手法內容。我在幾年前寫過一本《中醫推拿手法心悟》。書中我用較多篇幅講述了手法中形而上的知識學習體會,可供大家參考。

 9.JPG

   從中醫學的歷史來看,內科、脈診、辨證論治,各代名醫都有非常精彩的論述,中醫學本來就有「醫者,意也」,「心悟法」在中醫學中被廣泛應用,歷代脈診、針灸針法對手法都有形而上的這種「道」的知識的大量描述,但中醫推拿學,對手法動作之上的知識論述則不多見,少之又少。一種學科、一門知識、一個專業,如果只是停留在外表(動作)上的研究,而不去提升內在知識層面的探討,就不會有重大進步與發展。所以,只偏重於手法「外表」動作上的研究,就會使「手法」只有繁多的「動作外殼」,而無內在的「靈魂知識」。(文:吳文豹)

 5.JPG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責任編輯:副刊 【漫話中醫】手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