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名家指點】中國經濟靠什麼穩增長

【名家指點】中國經濟靠什麼穩增長

責任編輯:高心雲 2022-04-11 00:29:4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易憲容

    隨着當前中國內地新冠疫情蔓延及國際經濟環境的惡化,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愈來愈嚴峻。根據當前形勢的預測,今年3至4月份其經濟增長的穩定,可能會比市場估計遜色,而且今年上半年,這種趨勢不容樂觀。因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1至2月的進出口貿易增長達到1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也達到12%以上,三駕馬車,有兩駕馬車能夠為今年所規劃經濟增長速度5.5%保駕護航。但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被影響更多出在居民消費疲弱上。如果居民消費疲弱的缺口不能夠補上,中國經濟增長穩定性會存在一系列問題。

    可支配收入決定居民消費力

    兩年多來疫情讓整個旅遊服務、餐飲業,娛樂、航空業等受到嚴重衝擊,讓居民的服務性消費嚴重下降。不過,有研究表明,如果新冠疫情完全緩解,居民相應的潛在消費缺口也只是在20%至25%左右。所以,可能問題的根源還不是在這個方面。更大的問題可能是絕大多數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低,消費力弱,再加上住房市場所導致的嚴重擠出效應,更是讓居民消費疲弱雪上加霜。

    我觀察到,對於居民每天都需要消費的水果蔬菜、肉類魚類等價格,城市裏的超市,不同超市價格不同,高端超市與普通超市的價格相差20%,而且城市超市與城市周邊的農貿市場比較,同樣的東西,普通超市與農貿市場相比,可能相差50%。比如,同樣的蘋果,普通超市每市斤為6至7元,但農貿市場的價格每市斤3元左右。海鮮及走地雞這樣的產品價格差距更大。

    為何這些商品的價格在不同的地方會相差這樣大?有研究者認為,這是流通領域裏最後一公里的障礙問題,也是運輸成本問題。其實,就目前物流業如此發達的中國,不少商品價格早就在空間距離上拉平。比如,南方的桔子、新疆庫爾勒的梨等,在全國範圍,價格差距不是多大。這裏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即城市超市對生活日用品定價基本上以居民的收入為導向,高端超市基本上是面對收入高的消費者。農貿市場的農產品價格之所以低就在於這些區域居住的基本上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們的收入只能在這樣的價格水平上支付。而離城市愈遠的農村,居民的收入愈低,其支付消費能力就愈差。

    也就是說,當前中國居民消費疲弱的問題,並非僅是受新冠疫情之影響,更重要是中國絕大多數居民的收入水平過低,或可支配收入過少。這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居民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可能比統計數據嚴重。因為,大量財富持有在少數人手上,根本無法讓絕大多數人巨大的消費潛力激發出來,而持有大量財富的少數人之消費量又是十分有限的。

    二、儘管公開的統計數字顯示,2021年底中國的城市化率達到了64%,但實際上城市戶籍人口的比重肯定會低於50%,全國仍然有50%人口為農村居民,再加上城市低收入居民,他們的消費力非常弱。有研究者利用北京師範大學收入分配課題組2018年住戶調查數據,在假定兩年期間居民收入分布不變的情況下,推算出2019年中國的低收入人群的數量和比例。按照絕對標準(家庭年收入10萬元),城鄉低收入人群佔全國人口的近65%,相當於9億人。如果按照相對標準(收入中位數的2/3),那麼低收入人群佔比約為37%,大約有5.1億人。按照他們估計結果,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7.1億人,有大約3.1億人的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近1億人月收入不足500元。可以說,這樣一個居民人口收入結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低收入居民根本就沒有多大消費力。這是中國居民消費疲弱的重要原因,中國農貿市場農產品價格處於極低水平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

    三、這幾年來,地方政府採用不同的方式托高房價,當然有利地方的GDP增長,但必然會導致居民消費嚴重減弱,導致對居民消費的嚴重擠出效應。因為,房價上漲,特別是快速上漲,一定會增加購買住房者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購買住房者來說,無論是用來投資還是自住,都會增加購買住房的成本,減弱購買者的消費力,購買住房支出增加,消費支出肯定會減少;即使購買住房用於投資,儘管投資者可能把上升的購房成本轉移至下家手上,但最終還是要住房消費者來承擔。2021年底中國居民的住房按揭貸款餘額達到35萬億以上,不算本金,僅是一年按揭貸款利率就達17500億元(年利率為5%計算)。這是購買住房者的支出,購買住房者消費支出能力就得減少17500億元。

    所以,就目前的形勢來說,中國要穩經濟增長,最為重要的是要提高絕大多數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別是絕大多數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再就是要讓全國的整個房價水平逐漸回落,降低住房消費者購買住房的成本,這是當前中國經濟穩增長最為重要的方面。

責任編輯:高心雲 【名家指點】中國經濟靠什麼穩增長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