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溪壩媽」傳奇

「溪壩媽」傳奇

責任編輯:楊眉 2022-06-09 19:59:3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楊少衡

 那一年發大水,有一尊木雕神像被洪水衝入大海,順水漂落到一個叫做巽寮的地方。人們發現這是一尊媽祖神像,便就地建起一座小廟供奉,該廟被稱為「鳳凰池媽廟」。漂來的媽祖娘娘很快遠近聞名,因為特別靈驗,相傳只要到廟裏虔誠叩拜,多能心想事成,可求漁獲,可求利潤,可求姻緣子息,更可求平安。於是香客自四面八方而來,爭端竟因之而起:有一天,幾位慕名而至的香客到此上香,圍著媽祖娘娘神像左看右看,隨即提出交涉,稱這尊神像是「溪壩媽」,也就是溪壩媽祖廟裏的神像,原本是他們村的。他們來自范和,溪壩媽廟位於該村新厝,洪水衝毀廟宇,神像被水流漂走,竟落到了此地。幾個外來香客言之鑿鑿,確信不疑,執意請回神像,讓娘娘還家。巽寮當地村民自然不同意,即便香客所言屬實,溪壩媽已然落地生根成了鳳凰池媽,造福此間百姓,豈能拱手相辭?雙方各執一詞,意見相左,此刻如何是好?

 這個事件相傳發生於清朝初期。三百多年後,我在范和村聽到了這則故事,一時為之心動。范和村位於廣東省惠東縣稔山鎮,人口一萬兩千餘,為惠東第一村,近年聲名鵲起,先後獲授「廣東省古村落」、「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中國古村落」、「廣東省新農村示範片建設主體村」等榮譽。我們慕名而來,在范和村穿街走巷,大家興味盎然。比較而言,我的感覺可能更為豐富一些,因為范和土話我能聽懂不少,可以據之與主人深入交談。此地是粵語、客家、閩南語三大語交匯之地,有不少人講「福佬」也就是閩南話。我生於福建漳州,我的家鄉西部諸縣,有一個問題常為人提起:「講河還是講客?」這是詢問講河洛話還是講客家話?我們那裏的「河洛」相當於惠東這裏的「福佬」,指的是閩南方言以及操此方言的民系。范和村的許多事物與我家鄉非常相似,一打聽,原來有許多居民祖上來自福建。例如號稱范和「開村之祖」的羅岡圍陳氏,其祖祠詒遠堂里有一副對聯:「穎水蘋繁昭皎潔,莆田黍稷薦馨香」,其中「穎水」即「穎川」,為陳氏族望,而「莆田」則表明該陳氏來自福建莆田。黃厝巷黃氏祖籍福建漳州,興德巷歐氏祖籍漳州府平和縣,吉塘圍林氏祖籍漳州府漳浦縣,東興巷陳氏與尚德圍蕭氏原籍都是漳州府龍溪縣。等等。知曉這些情況,我在范和村便有一種走親戚般的感覺,范和溪壩媽的故事讓我聽來也格外親切,因為媽祖娘娘同樣出自福建。媽祖本名林默,北宋年間人,生前常在海上搶救遇難漁船和商船,終因奮不顧身下海救人不幸遇難,民間傳說她羽化成仙后依然顯聖救人,因此被尊為海上女神,歷代朝廷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尊號,她的家鄉福建莆田湄洲島的天后宮成了天下媽祖廟的祖廟。對媽祖的尊崇隨着宋代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以及華人的遷徙而遠播四方,產生廣泛影響,媽祖廟廣布海內外,信眾無數。在我們所至的范和村,媽祖廟竟有四座之多。我覺得這應當與范和位居海邊,以往村民多以海為生相關,與范和人祖籍多在福建應當也有關係。我注意到此間溪壩媽的故事有若干版本,細節略有不同,例如當年媽廟被毀,有的提到颱風,有的只及山洪。而神像之落腳巽寮,有說是擱淺沙灘,有說是漁人發現了撈起,也有說是被岸邊石縫卡住,當地人發現後想取出卻不成功,於是就地燒香叩拜,並於原址建廟。我是外鄉人,不知巽寮何在,打聽一下,原來地屬惠東縣巽寮鎮,與范和村同樣位於大亞灣畔,相距大約二十公里,海上距離應當更短些。無論哪種版本,故事主體情節都差不多:洪水中溪壩媽成了鳳凰池媽,范和人尋到巽寮,要求請回娘娘,巽寮人不願放棄。這就成了困局。

 我想像當年他們如何破解困局。最簡便的辦法不外是另雕一尊神像,分而供之。范和的溪壩媽廟已被水毀,神像在巽寮有了新居,范和人無須相爭,另雕神像建廟供奉可否?巽寮人也是同理,溪壩媽盡可奉還范和,自己再雕本土神像入廟。但是這一方案通不過,想來是念舊情結難去,或稱執着於傳統。范和人遷居本地數百年,祠堂里門楣上依然要標出「莆田」等字樣,表明不忘源流根本,對所尊崇的神祇當然也一樣,溪壩媽在村中供奉多年,早成本村百姓的守護神,怎麼可以令其流落在外?巽寮人的心理想必一樣,不願舍舊迎新,因而此計不通。那麼可否考慮以經濟手段解決?如當今商業競標,砸一筆大錢搞定?當年范和村已經富甲一方,籌點錢應當不成問題,巽寮也一樣可以籌資,誰出的錢多歸誰可以嗎?問題是信仰遠高於金錢,本案拒絕銅臭,此計無解。還有一個選項是武力,舊時我的家鄉閩南一帶民風剽悍,村社間常發生械鬥,嚴重者舉族相拼,非常慘烈。據我所知粵地當年此風也盛,清人程含章《論息斗》有言:「此風起於福建之漳泉,流傳至於潮州,漸染及惠嘉廣肇韶南。」但是即便有當年那般強悍氛圍,為了其他可以械鬥,為溪壩媽動武卻不合適,媽祖娘娘救苦救難是一位和平女神,訴諸武力有違敬仰媽祖的初衷,斷不可取。

 怎麼辦呢?三百多年前的先民們很有智慧,協商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終於皆大歡喜。這個辦法就是輪流供奉,每年農曆五月初二至十月十五歸范和,其餘時間歸巽寮。五月初二由范和從巽寮請回媽祖,十月十五再送到巽寮。如此協議看似各退一步,其實更是雙贏,兩地共奉一尊媽姐,兩村人心得享潤澤,彼此間又似結親締盟般有如一家。於是范和的溪壩媽廟成了溪壩鳳凰池媽宮,與遠在巽寮的鳳凰池媽廟成為姊妹宮廟,溪壩媽祖神像輪流坐鎮,年復一年,周而復始,直到現在。

 從溪壩媽到鳳凰池媽再到溪壩鳳凰池媽,當年這尊媽祖娘娘神像的經歷堪稱傳奇。事情並未到此為止,時至今日,傳奇又有了新篇章。眼下范和村所在的珠三角地區已經是舉世矚目的經濟發達區域,范和村各業興旺,以村大、民富蜚聲惠邑,更以眾多傳統文化勝跡引人入勝,媽祖廟亦在其中。當年先民為溪壩媽做出的歸返安排,眼下變成了當地兩個盛大的民間節日,特別是五月初二媽祖娘娘回村的日子成了范和女子回娘家的喜慶時刻,迎媽祖儀式成為范和村端午節前的一台大戲,盛況獨具。我們前來之際尚在農曆三月,時候未到,不能親睹其盛,卻有大量過往資料可供了解。我在照片中看到數十艘前往巽寮迎媽神的快艇船隊飛馳海面,背景是海岸上成排高樓大廈,船隊猶如穿行於時代風雲間。那時不禁暇想,或許溪壩媽的傳奇不僅在於輪流坐鎮姊妹宮廟,更在於借之年年往返這片海域,以便親眼見證此間的巨大變遷?看到范和村家家戶戶掛彩旗,放鞭炮,盛裝的村民載歌載舞,巡遊過巷,喜悅流淌,顯示著此間百姓的富足與歡愉,也顯示著人們對傳統與美德的尊崇,誰能不為之所動?我注意到情況應時而變,舊俗如今己被賦予新的意義,昔日民間信仰儀式悄然演化升華為糅合著現代與傳統,有著鮮明時代主題的當地一大民俗活動,以其大量民族文化元素的展示與傳承融入當下經濟社會發展與精神文明建設之中。充滿現代感的范和古村有如一顆惠東明珠,眾多類似溪壩媽傳奇的傳統文化故事讓范和古村顯得更加迷人,更加美麗。

責任編輯:楊眉 「溪壩媽」傳奇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