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鄭玉君
以鯉魚門為名的地方,在香港有三處,一是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的海峽,其餘兩處是海峽東南兩岸的九龍東魔鬼山及酒灣一帶,以及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至於鯉魚門之名,古稱鹽江口,在十六世紀的航海圖上曾有標示,而在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郭棐撰《粵大記.廣東沿海圖》已見鯉魚門之名。至於其名稱由來,眾說紛紜,較多人引述的是鯉魚門水道礁石多,其中有些礁石看來像鯉魚,因而得名。
鯉魚門天后廟有二百多年歷史。
天后廟旁有礁石看似鯉魚尾。
現今一般市民理解的鯉魚門,是指九龍東的鯉魚門,那裏以吃海鮮聞名。這塊在水道旁的地區原稱為三家村,為九龍十三鄉之一,歷史超過150年。不少人以為鯉魚門為漁村,曾住有漁民,所以有那麼多海鮮檔,發展為海鮮美食區。但聽老街坊說,鯉魚門以海鮮聞名只是五六十年間的事,這地方最初因石礦業而聚眾成村。
石礦場遺跡
人們在廢棄礦場碼頭一帶遊玩。
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有介紹石礦業歷史。
村旁有石海堤,對面就是港島。
廢棄碼頭岸邊出現天空之鏡。
老街坊是69歳的劉樹家,兩歲就隨家人在鯉魚門居住。他亦是海濱學校校友會主席。海濱學校創校於1946年,是鯉魚門三家村歷史最悠久的傳統村校,已於2008年停辦。
老街坊劉樹家化身導賞員講解鯉魚門歷史。
三家村是由三姓人創立,但坊間對是那三姓人有不同說法。劉樹家告訴記者,客家三姓人: 葉、曾、張,在1850年立村前幾十年,就來到鯉魚門從事石礦業,立村之因是要向清廷官員交稅。由於當地的石很「靚」(為花崗石),吸引不少人到來開礦,亦有人打石謀生。後來更有其他工業發展,如草蓆廠、顏料廠、船廠、陶瓷廠等。這些社區產業仍留有一些遺蹟,如被圍了鐵絲網的廢棄石礦場、燒陶窯。在現時約千間的屋中,約有半數為是舊屋,是用礦場剩石(沒有銷售價值的石)中的大石來建造的,外用黃泥黏合,中空疊石結構,有冬暖夏涼之效。
視頻 喬凱
海鮮業是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劉說,當時鯉魚門有些江湖人士,他們都要吃好的,形成消費層,酒家於是出現,酒灣近岸蛋家人就交來海鮮。鯉魚門海鮮業的發展跟隨全球經濟發展周期,尤其被包裝成海鮮旅遊景點後,一度廣受本港、台灣及日本客人歡迎,最近十多年則最多內地客,然而疫情帶來很大影響,有當地經營海鮮檔的負責人說,生意最差時不見了七八成,現在亦只有五六成,期望快些可通關,內地客重來。
海鮮街較疫前淡靜。
鯉魚門避風塘,左方遠處見海鮮酒家招牌。
或者在這刻,本土人可多逛逛鯉魚門,在海鮮街吃海鮮,買手信,到由海濱學校變身成的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了解當地歷史。參觀後,可沿海走到天后廟看廟看海看石,然後走遠一點看石礦場遺蹟,觀賞對岸維港景色。(記者 鄭玉君 視頻 鄭玉君 喬凱)
頂圖:遊人經過牌坊進入鯉魚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