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已成為中國內地香港人才及科創企業的首選城市和最大聚集地,相關調研顯示,78%的受訪者選擇深圳作為內地長期發展的首選城市和第一站。9月16日,藉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之際,羅兵咸永道聯合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推出《新機遇大未來——專業人才流動助力深港融合發展》報告,就深港兩地不同背景、不同階段的人才交流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反映他們帶動深港兩地經濟產業融合的成果,推進兩地共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全球經貿往來的歷程。
人才交流成為深港合作的最重要推動力
香港回歸以來,深港合作在20多年間不斷發展與深化,其中,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推動力之一。
《新機遇大未來——專業人才流動助力深港融合發展》報告在深圳發布。深圳市委大灣區辦(市政府港澳辦)副主任何新紅(中),羅兵咸永道中國區域經濟和南部市場主管合夥人張立鈞(左),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右)
近年來,深圳致力於打造港澳人才融入內地「第一站」,在對港澳引才政策方面持續加碼,深圳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更要求「發揮深圳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優勢,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教育鏈和人才鏈協同」,並明確與香港聯手推出聯合政策包,打造開放創新先導區和國際規則對接區,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在當天的報告發布現場,深圳市委大灣區辦(市政府港澳辦)副主任何新紅在發言中表示,促進人才交流、加強人才合作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強深港合作的重要支撐。他透露,未來,深圳還將打造更多優勢環境,出台便利人才流動的政策措施,為港澳人才來深發展提供更多機遇和便利條件。
深港兩地便利的人才跨境融合與流動至關重要
羅兵咸永道一直致力於人才培養及全方位支持深港人才融合發展工作。羅兵咸永道中國區域經濟和南部市場主管合夥人張立鈞表示:「近年來,羅兵咸永道與深港兩地多家企業和機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不斷將香港的國際人才和標準輸入到深圳,並將深圳企業帶入國際市場,形成深港雙城一體化無縫隙的服務和管理模式」。他希望此份報告的調研反饋的人才溝通曆程和政策建議有助於未來進一步落實深港在新時代各個領域的融合發展。
羅兵咸永道中國香港地區及大灣區ESG主管合夥人兼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方蘊萱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在研究報告發布會上認為,當前深港合作已邁入4.0版本,在這一時期人才的流動性的增強就更顯得必要。他預計,未來,北部都會區計劃將成為深港合作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高地的重要契機,將為深港兩地人才流動進一步融合提供了重大機遇。為此,應推進「深圳+香港」率先建設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
報告揭示深港人才流動趨勢
本次報告聚焦深港人才融合話題,調查問卷主要受眾群體為目前正在深圳和香港工作生活的高端人才,調研對象主要以高端人才為主,香港人才佔比62%,內地人才佔比38%,幾乎所有受訪者都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本科學歷人數佔47%,獲得碩士學位人數佔49%,博士學位人數佔3%。
此次調研得到的反饋中,香港人士在參與深圳的工作中主要感受到的差異主要分為4類:證件認定差異佔比40%;風俗文化差異佔比28%;行業及工作標準差異佔比22%;稅制差異佔比10%。
報告得出不少有關深港人才交流具有積極意義的結論,顯示深圳已成為中國內地香港人才及科創企業的首選城市和最大聚集地。調研顯示,78%的受訪者選擇深圳作為內地長期發展的首選城市和第一站;近80%的在深香港人士表示對於在深圳工作的總體環境及現狀表示滿意;69%的在深港人表示自己的工作、業務已經完全轉移至深圳當地;85%的在深工作的香港人士已選擇在當地定居;70%願意長期留在深圳工作和生活。
調研結果也顯示,98%的在深港人對深圳吸引香港人才政策表達了正面態度,其中60%表示滿意甚至非常滿意,他們認為,深圳城市環境好,活力高,生活很方便,他們能接觸到來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同事,客戶和工作項目也豐富多元,讓他們的知識面及眼界都得到很大提升。
報告提六建議密切深港人才交流
但調研也同時反映,深圳對港人才政策在實施方面覆蓋人群有限,存在一定努力空間。根據調查問卷得出數據,在享受過深圳對港人才優惠政策群體中,其中42%人才享受到生活補助,26%享受到個有所得稅補貼,參與社保繳納的佔16%,享有專業人才一次性獎勵佔5%,青年實習補貼的佔5%,創業扶持補貼的佔3%,享有人才住房保障的佔3%。
同時,由於內地現行規則和制度與港澳差異較大、較難對接,港澳居民在內地工作、生活和居住仍不夠便利,主要表現在:專業資格認可難、港澳居民身份證件在內地使用不便利、稅制和稅負差異等方面。
羅兵咸永道中國香港地區及大灣區ESG主管合夥人兼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方蘊萱對此表示:「融合應該是建立在相互了解、制度銜接的基礎上。」
為進一步推進深港人才交流,推進「深圳+香港」率先建設好高水平人才高地,報告也提出六項建議:未來應進一步促進深港人才雙向流通;在CEPA框架下繼續探索對香港服務業開放;依托前海等深港合作平台探索人才開放政策;通過大數據技術推動人員通關便利化;兩地政府積極就「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等人才流動政策進行銜接;進一步完善便利香港人才在大灣區發展的政策舉措。(記者 黃裕勇)
頂圖:報告發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