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環球專題】鐵達尼觀光深潛器證實內爆後解體 泰坦號5人全部罹難

【環球專題】鐵達尼觀光深潛器證實內爆後解體 泰坦號5人全部罹難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3-06-24 00:01:56 來源:香港商報

 對鐵達尼號沉船處進行深海探險的觀光深潛器泰坦號在北大西洋失蹤多日,美國海岸防衛隊當地時間22日表示,泰坦號發生內爆後解體,深潛器內5人證實全部死亡。海岸防衛隊指揮官指出,進行搜救的深海機械人當天早上,在4000米下的海底發現泰坦號殘骸,當時距離鐵達尼號殘骸約488米,5件主要殘骸包括船尾椎體和耐壓船體。

 碎片散落鐵達尼號殘骸船頭附近

 美國海岸警衛隊莫格海軍少將表示,加拿大的遙控水下搜索車(ROV)在北大西洋偏遠角落的海面下4公里處,發現許多殘骸碎片。ROV找到五個深潛器的主要部件,包括舷窗、尾錐和着陸架等,碎片距離鐵達尼號殘骸船頭約488米。

 據報道,泰坦號18日與水面失去聯繫。據悉,泰坦號下潛到鐵達尼沉船遺址須要兩小時,潛水器在下潛約1小時45分鐘後與母船失去聯繫。

 莫格表示,現在判斷潛水器出事的時間還為時過早。他也說,搜索團隊在海底投放聲納浮標超過三天,在這三天裏並沒有收集到任何巨大爆炸噪音。

 據CBS引述官員稱,美國海軍在泰坦號與地面失去聯繫後不久,就探測到與內爆相符的聲學異常。這名官員稱,美國海岸警衛隊接獲信息後縮小了搜索範圍。

 當局現在認為,早前報道的海底撞擊聲是來自其他船隻,不是泰坦號裏的人為引起注意而撞擊水器的金屬部件。

QQ截圖20230623235851.jpg

 鐵達尼號殘骸。路透社

 乘客在內爆下或瞬間死亡

 多名海洋學家表示,內爆會產生巨大力量,在少於一秒時間內粉碎一切,相信潛水器內的人可能在未意識出現問題時,已在強大水壓下瞬間死亡。

 美國科學家解釋,在海平面,大氣壓力是每平方英寸14.7磅(14.7psi);海中大白鯊噬咬的壓力約為4000psi;而「鐵達尼」號長埋於約3800米深的海底,該處壓力為6000psi,極巨大水壓會擠壓船體,令它在毫秒間凹陷,當中的人亦會瞬間死亡。

 專家又以吹氣球為例解釋,不斷吹氣會令氣球內壓力過大,向外爆破;內爆則是相反情況,外在壓力過大會令船體瞬間被壓縮。

 各方向罹難者家屬表哀悼

 5名死者包括擔任泰坦號駕駛員的海洋之門創辦人羅殊、英國富商哈丁、巴基斯坦商人達烏德及其兒子蘇萊曼及法國探險家納爾若萊。

 營運泰坦號的海洋之門公司發表聲明,相信泰坦號上無人生還,形容5人是真正的探險家,對事故感對悲痛。

 哈丁的家人發表聲明,指他們與其他同樣失去至親的家庭一樣,感到悲痛莫名。英國外相祁湛明亦在推特留言,向泰坦號上遇難的5人致意,形容這是「悲痛消息」,英國政府會密切支援受影響的家庭。

QQ截圖20230623235857.jpg

 深海機械人在4000米下的海底發現泰坦號部件,當時距離鐵達尼號殘骸約488米。路透社

 泰坦號設計早被認為有風險

 早在2018年,泰坦號所屬的海洋之門時任海事運作總監洛赫里奇已質疑該潛水器的安全,強調它到達極深海域時可能對乘客造成危險。

 曾拍攝電影《鐵達尼號》的導演兼深海探險家占士金馬倫說,業界一早發現泰坦號設計有風險,他後悔沒及早提出警告。占士金馬倫說,業界知道海洋之門公司以複合碳纖維及鈦製造潛水器外殼時,他與業界不少人都抱持懷疑態度,認為構思可怕,他原本希望講出自己觀點,但認為會有比他更聰明的人發聲。占士金馬倫指,今次內爆顯示他們的想法正確,因複合碳纖維及鈦外殼,會導致外殼分層剝離及細微滲水,經過長時間就會逐漸損壞,業界內的標準是使用鋼、鈦、陶瓷及亞加力等材料製造潛水器外殼,這些材料經測試效果更好。

 5名乘客曾簽免責協議

 每位乘客為今次觀光之旅支付高達25萬美元的旅費,有報道引述有去年參與「海洋之門」活動的乘客,免責聲明書單單在第一頁,就3次提到有死亡的可能性。不過外電引述法律專家表示,雖然乘客出發前簽署了免責協議,但遇難者家屬仍可向營運公司提出訴訟。若有證據顯示,公司未有披露重大過失或風險,例如有信息顯示潛水器不適合深潛活動,或乘客事先對潛水器設計和建造方面的部分資訊不知情,家屬將有成功索償的機會。

 頂圖:(從左至右)5名死者分別是羅殊、哈丁、達烏德、蘇萊曼及納爾若萊。

責任編輯:程向明 【環球專題】鐵達尼觀光深潛器證實內爆後解體 泰坦號5人全部罹難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