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蒙達爾紀往事 | 李富春:初心報國 經邦治國

蒙達爾紀往事 | 李富春:初心報國 經邦治國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3-07-13 17:10:1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是湖南第一個擁有所有權的海外黨史紀念館,在這裏,參觀者可以近距離感受蔡和森、蔡暢、李立三、向警予、李維漢、李富春、何長工等湘籍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這些胸懷救國夢的湖湘青年學子,曾在蒙達爾紀居住或活動過,在這座美麗的小城,他們學習新思想新知識,並成為中國革命的先驅。了解他們的紅色傳奇,既是對歷史的深切回望,也能從他們的故事中汲取不忘初心、奮發前行的磅礴力量。

    1900年5月22日,李富春出生於湖南長沙,並在長沙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1919年10月底,李富春從上海赴法國勤工儉學。

    在法國,李富春一邊在工廠打工一邊學習,他先後做過鉗工和火車司機。在此期間,他對法國勞動人民的生活及社會問題進行調查研究,發表小說《一個法國兵的懺悔》和《法國哈佛爾施乃德工廠的華工實況》等文章,控訴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帝國主義。一次留法學生聚會時,李富春邂逅了湖南老鄉蔡暢,有着共同理想的兩人聊得很投機,相見恨晚。在法國,兩人共同探索救亡圖存道路,都成為正式共產黨員。1923年,李富春和蔡暢在法國完婚。

微信圖片_20230529110205.jpg

    1925年夏,李富春回到祖國,滿懷熱情投身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敗後,李富春先後在上海、香港等地堅持地下鬥爭。1931年進入中央蘇區,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在黨的建設、發展生產、擴大紅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他的指導下,興國縣因工作突出成為模範縣。

    1935年1月遵義會議上,李富春堅決擁護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嚴厲批評「左」傾軍事錯誤。會後,他及時傳達會議精神,積極貫徹毛澤東的戰略思想。8月,李富春改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後調任紅三軍團政委等職,隨黨中央、中央紅軍到達陝北。

    抗日戰爭時期,李富春先後擔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央財政經濟部副部長、中共中央副秘書長等職。他開創性地提出了「公私合作、公私兩利」的原則並用於工作實踐,為毛澤東提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財政經濟工作總方針提供了重要依據,被譽為「根據地和解放區財政經濟工作的傑出領導人」。

    解放戰爭時期,李富春歷任東北局副書記、東北軍區副政委、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職務,並曾負責哈爾濱市的領導工作,為統一東北財經、解放東北全境、支援全國解放戰爭作出了突出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李富春參與主持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編制和執行,親自負責蘇聯援建我國的156個重點工程的組織實施。他不辭勞苦,為「一五」計劃取得成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進而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後又參與領導「二五」「三五」計劃和其他重要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的制定,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文新征)

責任編輯:嚴燕紅 蒙達爾紀往事 | 李富春:初心報國 經邦治國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