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蒙達爾紀往事 | 何長工:甘為革命事業「打長工」

蒙達爾紀往事 | 何長工:甘為革命事業「打長工」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07-14 10:11:5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是湖南第一個擁有所有權的海外黨史紀念館,在這裏,參觀者可以近距離感受蔡和森、蔡暢、李立三、向警予、李維漢、李富春、何長工等湘籍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這些胸懷救國夢的湖湘青年學子,曾在蒙達爾紀居住或活動過,在這座美麗的小城,他們學習新思想新知識,並成為中國革命的先驅。了解他們的紅色傳奇,既是對歷史的深切回望,也能從他們的故事中汲取不忘初心、奮發前行的磅礴力量。

    何長工原名何坤,1900年12月8日出生於湖南華容縣一個農民家庭。他勤奮好學,成績優異。

    1918年9月,從湖南省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系畢業的何長工和一批同學一起來到了北京。1918年9月3日,參加了由蔡元培主持召開的恢復留法勤工儉學和華法教育會的會議後,他就趕到北京長辛店留法高等法文專修館工業科半工半讀,做留法勤工儉學的準備。期間,他閱讀了李大釗、陳獨秀等撰寫的文章,受到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影響,並認識了毛澤東,兩次商談工人運動和留法事宜。

    1919年12月,何長工與同學們一起由上海出發,漂洋過海,前往法國巴黎。到達法國後,他曾在巴黎街頭打零工,到巴黎近郊的比昂吉爾區雷諾汽車分廠做鉗工,後入聖雷爾旺學校讀書,又轉到比利時安德勒學校(勞動大學)半工半讀。

    1924年冬,何長工回到祖國。從法國回來後,他利用留學期間汲取法國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教育思想和經驗,從事革命教育事業。1925年, 他在家鄉華容創辦新華學校,後來,學校遷往松樹嶺的西照庵。該校開設兩個小學班,一個中學班,學文化知識, 學政治時事,上勞動課,以勤工儉學的方法為革命培養了一批有志人才。

    1926年秋,何長工任華容縣農民自衛軍總指揮,馬日事變後,他冒着生命危險,到武漢找到毛澤東。

    何長工學識淵博,又有領兵打仗的經驗,深得毛澤東器重。毛澤東親自給他改名為「長工」,意為「為民眾扛一輩子長工」。此後,何長工跟隨毛澤東上井岡山,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

    井岡山時期,何長工立下汗馬功勞,為中國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秋收起義期間,他參與設計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憑着超人的膽識,他獨闖井岡山,改造了王佐的武裝,壯大了紅軍隊伍。隨後,他又隻身前往長沙,找到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領他們上了井岡山,何長工因此成為朱毛會師的「牽線人」。

    何長工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早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之一,曾在紅軍時期創辦過第一所工農紅軍學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一大批人才。(文新征)

責任編輯:林梓琦 蒙達爾紀往事 | 何長工:甘為革命事業「打長工」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