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中大金融科創對話:ChatGPT能讓我們更聰明嗎?

港中大金融科創對話:ChatGPT能讓我們更聰明嗎?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3-08-28 15:16:3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新興技術,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革新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隨着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世界各國各行業都認識到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性,紛紛嘗試產業轉型升級,將人工智能融入到各行各業中,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持續發展,工程化、產業化、商業化速度不斷加快。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黃錦輝在談及人工智能發展時表示,想要利用ChatGPT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要從數據收集、AI訓練,文化融入等方面着手。

圖片1.jpg

黃錦輝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工程學院副院長

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及創新科技中心主任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七屆立法會議員

    AI算法不斷迭代 訓練和學習至關重要

    近年來,得益於現代科學技術的加持,人工智能算力不斷提升,積累的數據量也不斷增長。ChatGPT從出現也不斷地更新迭代,到現在ChatGPT4.0出現,得益於海量數據的支持,ChatGPT4.0在問答、數據搜集等方面對各個行業都有很大的幫助。ChatGPT分為兩個部分,Chat是對話,GPT就是技術,是指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三個技術。

    ChatGPT這一類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海量數據和強大算力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我們國家互聯網發展非常迅速,網絡上的數據積累越來越多;中國的超級電腦現在也是全世界領先的,數據和算力我們都具備,那發展AI也就勢在必行。

    黃錦輝提到:「在AI剛出來的時候,像AlphaGo,它只會下圍棋,不會下象棋。以前AI的應用絕大多數都是針對某一個應用的,比如說推薦系統,比如說問答系統,都有,但是它是很有針對性的。現在的AI應用,深度在不斷挖掘、廣度在不斷擴展。像OpenAI就有很多通用的東西,我們應該找一個通用的語料庫出來,就是一個大圖書館,把所有需要的應用都包含在裡面。就變成了一個個人化的應用系統,ChatGPT就是那個底層的板塊,GPT就是它的應用層面,它利用了GPT的大模型預演,它有廣度有深度,還能個人化,把它做成了對話系統,這就是ChatGPT。」

    但現在ChatGPT等AI應用仍然存在數據缺乏和滯後、回答問題不夠準確等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對它不斷加以訓練,擴充數據庫,提升AI應用的深度學習能力。讓AI應用從以前的單一應用到現在的通用應用,再向更為深入、更具廣度、更加準確的方向發展。

    AI新技術不斷探索 產業融合是大趨勢

    近年來,人工智能真正大範圍地從實驗室走出來,應用到各行業的實踐當中,為產業發展服務。目前,通用人工智能不斷發展進步,通用人工智能與產業結合結合日益緊密,為各行各業發展賦能是當前的發展大趨勢。

    在工程領域,工作信息跨部門傳遞,涉及的工作人員數量眾多,難免會有信息誤傳或遺漏的問題出現,利用AI P To P傳遞,不會有信息確實,理論上就能有效避免這些情況,保證工作的有效推進。

    教育領域也是能結合AI應用的重要領域,教學生用好ChatGPT輔助自身學習是非常值得實踐的。如何教學生用ChatGPT,第一個就是教他怎麼去問問題,只有問ChatGPT對的問題,它才會給我對的答案。如果你不能把你這個問題定得很清晰很清楚的話,你沒有辦法找到好答案的。所以第一步,我們應該教我們的學生怎麼去提問,做好問題設定。

    隨着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不斷更新發展,AI與教育的融合方式也越來越多。黃錦輝表示:「現在我們也推出STEAM教育,其實STEAM教育很多時候是教學生做一些工具,怎麼好好利用這些工具,整個過程老師仍然是參與其中的,而不是學生自發、隨意地去用。新的AI工具出來了之後,我們應該用創新的心態去迎接新的工具,才是對的。這就是我對於ChatGPT的認識。」

    AI應用與產業融合仍處於初級階段,二者融合是未來的大方向、大趨勢。大家都是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老路上開拓新路,在新路上邁開大步,竭盡所能讓AI應用為各行各業增添新動能。

    規範治理不可忽視 融入文化重中之重

    AI應用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風險與挑戰,人工智能的治理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問題,AI應用是否安全可靠的疑問越來越多。

    對此,黃錦輝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覺得我們作為科學家,科學本身是中立的,只不過是用的人出現問題,我們應該把那些應用出現的問題交給法律,交給那些人來管。但是你告訴我因為會有點壞的效果,而不做研究的話,那我覺得是不應該的。我們應該繼續做我們的科學,我們怎麼管好使用者和用戶,應該是法律或者市場的問題。」的確,AI應用發展迅速,與之相對於的規範與監管也應該保持跟進,我們應該避免飲鴆止渴,也不能因噎廢食。中國2021年11月正式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與《網絡安全法》和《數據安全法》一起形成了治理AI應用的基礎法律體系。

    AI應用的語言模組和文化價值觀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ChatGPT背後龐大的數據庫都來源於西方,背後也是西方文化價值觀。現在,中國很多企業也在研究做一個本地的ChatGPT出來,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域,它的文化背景資料都是不一樣的。現在雖然我們用ChatGPT,是可以用中文來問,只不過它的做法是用一些英語的文檔,先做好一個翻譯到中文,然後給你一個答案。但是那個文檔背後的文化、思維,都是西方的思想。

    AI應用的背後是文化的輸出,在AI應用中加入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是引領AI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有避免文化背景西方獨大,融入我們自己的文化,才能讓AI應用在我國健康、長遠地成長,為各個行業增添動能,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記者 陳壘)

責任編輯:嚴燕紅 港中大金融科創對話:ChatGPT能讓我們更聰明嗎?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