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河套規劃》帶來的政策利好,有助於進一步激發香港、深圳以及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優勢,進而讓這一片區成為一個在全世界具有競爭力的地方。
目前,中國經濟雖然面臨下行壓力,但主要是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國際需求不足的問題。對於近期部分「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他相信「過去唱衰中國每次都破產,這次唱衰中國同樣會破產」。
同時,林毅夫認為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粵港澳大灣區將發揮獨特的作用,給國內和國際市場帶來增長新動力。
「《河套規劃》將充分發揮深港兩地優勢」
對於國務院日前發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河套規劃》),林毅夫表示,《河套規劃》帶來的政策利好,有助於進一步激發香港、深圳以及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優勢。
在林毅夫看來,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當前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也有助於在這方面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
「製造業一直是經濟中一個很重要的增長來源。香港在80年代的時候,其實製造業也很多,但當大部分的製造業移到內地去以後,香港沒有進行產業升級,所以剩下的基本是服務業,這是香港經濟落後於新加坡一個很主要的原因。但其實香港在發展高科技製造業上面是有優勢的。」林毅夫分析道。
林毅夫認為,一方面,香港有9個非常好的大學,所以有人力資本的優勢;另一方面,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所以也有金融資本和市場環境的優勢。
「過去這三個優勢沒有發揮,所以香港的製造業基本流失了,但是內地,尤其深圳有很強的製造能力。如果能把香港的人才優勢、資本優勢和政策環境的優勢,與深圳作為製造業基地的優勢相結合,則有利於香港重新建立製造業的基礎,也有利於深圳提升製造業的水平。」
林毅夫指出,《河套規劃》提出了很多創新性舉措,目的就是要形成灣區城市優勢互補的新局面。
「未來河套將會出現更多像大疆一樣,在國際領先的創新型科技企業,利用香港跟深圳的優勢,變成全世界領先的企業。」林毅夫對此充滿信心。
「粵港澳大灣區將帶來增長新動力」
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林毅夫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可以發揮獨特的作用,給國內和國際市場帶來增長新動力。
「粵港澳大灣區的每個城市擁有各自不同的優勢,包括金融、人力資本和生產基地等,這些優勢可以協同發揮,促進整個區域的發展,並推動中國進一步提高生產力水平和收入水平。」
對於近期部分「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林毅夫指出,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時,往往會出現這種聲音。
「可是你現在回顧,中國一直沒崩潰,而是穩定和快速地發展。」林毅夫說,「中國現在經濟增長確實有下行的壓力,然後中國確實還有很多地方要改進,在這種狀況之下,很容易國內跟國際上就把中國經濟下滑認為是我們的內部因素造成的。」
那麼,中國經濟下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林毅夫在採訪中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林毅夫首先指出,儘管中國面臨一些經濟挑戰,但上半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了5.5%,這在全球範圍內仍然是不低的,目前中國經濟仍然具備充足的增長機會和良好的增長條件。
「然而,目前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出口增長較慢,這是由於全球主要經濟體的不景氣所致。國際需求不足,就導致出口減少、產能過剩,進而影響了投資、就業和消費。」
因此,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預期不佳的背景下,林毅夫認為當前的問題不僅存在於今年,還可能在未來幾年持續存在,但他對中國經濟的增長依然持樂觀態度。
為了應對當前的經濟挑戰,林毅夫建議採取逆周期措施,以提高國內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有多個領域可以增加國內需求,包括城市基礎設施、綠色可持續發展、數字經濟和數字基礎設施。」
「未來中國經濟穩定發展是可以預期的,未來世界經濟30%的增長仍將來自於中國。」展望未來,林毅夫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充滿信心。(記者 丘倩怡 黃俊強 李文濤 賴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