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來論】智庫報告失實偏頗,喪失公信力

【來論】智庫報告失實偏頗,喪失公信力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3-09-26 16:17:18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廣西僑聯青年委員會副會長衛昕

 近日,加拿大的費沙研究所發表了《世界經濟自由度2023年度報告》,這份報告指出,香港失落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第一的原因是由於內地在港施加了新的重大進入壁壘、限制聘用外地勞動力以及增加營商成本,甚至提出了「內地軍事干預香港法治」削弱了香港的司法獨立的荒謬理論。但是只要我們對其中的內容進行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報告中所謂的事實,實際上根本就是西方對香港以及國家的偏見,以政治凌駕事實。筆者嘗試就報告中的幾個問題進行響應。

 香港政府人才政策成效明顯

 自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積極解決香港人才短缺問題,並且有明確的政策規劃,出台了如“高才通”、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的簽證期限、在指定行業輸入外勞等政策,特區政府的搶人才政策的目標是在2023年至2025年期間,通過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每年吸引至少3.5萬名人才,即3年吸引至少10.5萬名人才。除此之外,特區政府積極出訪中東、新加坡等地,宣傳香港,歡迎更多的人才來到香港,如此大規模的吸引外來人口來港就業的政策,又怎會是報告中提到的限制聘用外地勞動力呢?

 恐怕報告是想混淆保障本地勞動就業與輸入外勞之間的關系和概念,從而釋放“限制聘用外地勞動力”的不實信息。特區政府多管齊下解決香港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保障本地勞動力就業是每個國家和地區勞工政策的普遍原則,其目的是保障市民的就業權利和利益,維護社會的穩定,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輸入外勞是對勞動力市場的有效補充,兩者相輔相成,並不衝突,更體現出了特區政府勞工政策的格局和智慧。

 《香港國安法》為香港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報告中提到種種因素導致香港的營商成本增加,其中不乏對《香港國安法》的貶低和抹黑。然而事實是,自《香港國安法》事實以來,香港社會回到發展經濟、民生的正軌。據特區政府統計,在2021年 6月底,香港銀行體系的總存款額超過15萬億港元,較《香港國安法》實施前(2020年6月底)增加近8%;香港擁有的外匯儲備亦增加10.5%,達至38,000億港元,為港元貨幣基礎的1.8倍。

 同時,香港仍然深受來自世界投資者的青睞。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的一年中,香港的新股集資額超過5,000億港元,較《香港國安法》實施前的一年里增加超過五成;同時,在2020年至2021年的「滬港通」及「深港通」的北向平均每日成交額增加逾九成,至約1,100億元人民幣,「債券通」北向通的平均每日成交額則上升超過三成至230億元人民幣,這亦反映了國際投資者持續透過香港投資于內地的金融市場。

 這種種數據都表明,《香港國安法》為香港營商環境護航,並且得到了來自香港本地商會以及國際機構的認可,許多外國商會普遍對香港的營商環境充滿信心,外國企業亦對國家「十四五」規劃以及大灣區建設充滿期盼。這些事實都這足以證明報告內容的荒謬。

 「內地軍事干預香港法治」純屬臆想反華勢力打壓香港經濟才是真相

 報告中提到「內地軍事干預香港法治」純屬無稽之談,然而報告卻不敢揭露國際反華勢力對在港經營的企業施壓,並對香港特殊待遇採取無理行動。

 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如美國于2020年11月起,要求從香港入口產品的來源地不可再標示為「香港」,而須標示為「中國」。這項措施無視香港的單獨關稅區地位,完全違反世界貿易組織(世貿)規定;美國國務院于2021年7月發布一項商業警告,對在港經營的跨國企業施壓,對香港營商環境肆意造謠中傷,充斥雙重標準等。誰在破壞香港的營商環境,一切都昭然若揭。

 結語

 回歸26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自《香港國安法》和新選舉制度實施以來,香港邁入由治及興新階段,社會安定團結,營商環境更加優良,居民權利得到更好保障。筆者希望有關機構能認清事實,停止一切污蔑抹黑香港,和中央及香港特區為維護國家安全而採取的措施。筆者希望,今天的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國都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全世界各國應該放棄偏見,放棄冷戰思維,共同合作應對機遇和挑戰,共同推動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才是世界發展的主流。

責任編輯:趙桐曲 【來論】智庫報告失實偏頗,喪失公信力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