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高才通申請者子女  近四成選政府資助學校

高才通申請者子女 近四成選政府資助學校

責任編輯:楊眉 2023-10-05 20:33:3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政府近年推出包括「高才通」等多項輸入人才計劃,衍生教育需求殷切,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與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今日(5日)公布一項調查結果,發現75.8%非本地人才選擇讓子女來港就讀中小學,其中近四成選擇讀資助中小學,直資學校亦有近三成,比例高於近21%的國際學校及私校,63.2%非本地人才想子女報考中學文憑試(DSE)。

 截至今年6月底,政府推出包括「高才通」等一系列「搶人才」措施,已有逾10萬宗申請,比預期超出近兩倍。教聯會及「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今年9月中以問卷成功訪問了326人名非本地人才,了解他們對子女在港接受教育的需求。當中21.9%來自「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17.4%來自「優秀人才入境計劃」,8.9%來自「輸入內地人 才計劃」,22.7%來自「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就業安排」,其餘29.1%來自其他人才計劃。

微信图片_20231005203720.jpg

 立法會議員尚海龍(左)、鄧飛(右)

 調查發現75.8%受訪者選擇讓子女來港讀中小學,18.1%選擇讓子女留在原居地上學,3.7%選擇讓子女到海外讀中小學。而選擇讓子女來港讀書的人才中39.7%選擇讀政府資助免學費的中小學,27.5%選擇須交部分學費的直資學校,21.1%選擇高昂學費的國際或私立學校。至於會選擇什麼中學課程和公開試,63.2%選擇考香港中學文憑試DSE,13.8%選擇國際教育文憑試IB,1.2%選擇英國高級程度考試A level。至於升大學的目標,48%受訪者想子女入讀QS排行榜世界百強的香港之大學,34.3%擬往海外讀世界百強大學。

 立法會議員尚海龍和鄧飛預計隨各類「搶人才」項目推行,來港插班生將愈來愈多,相信可緩解各年級收生不足的情況,促請教育局延緩對中小學的合併重置計劃。鄧飛建議政府加強宣傳香港的「素質教育」優勢,他指香港的教育制度雖有壓力,但仍十分關注全人發展,如有多個制服團隊讓學童參加,為學童心理支援等,相信可吸引內地人才。尚海龍稱,輸入人才可帶來他們的子女和配偶,即時解決香港的勞動力不足問題,人才問題,入學率不足問題;而人才選擇來港或到外國,子女教育問題是他們其中一個重大考慮因素。

微信图片_20231005203724.jpg

 (右起)高先生,方先生,方太太,蘇太太,蘇先生。

 出席今日記者會的高先生是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再到新加坡讀碩士及到美國讀博士,之後回內地創業,現育有2名小學4年級和2年級的兒子。因為教育問題他本身正申請移民澳洲,剛巧香港推出「高才通」,故轉來港,提交申請3日便獲批,現時2名兒子在香港讀國際學校,原因是想子女將來到美國升大學,每人每年學費為20萬元。

 方先生一家本身已獲得希臘永久居留權,可因此而跳板到歐洲,適逢「高才通」計劃,他們認為中國、香港及東南亞都是將來經濟發展的引擎,香港地理位置最佳,幾個小時飛機可以走遍這個區域,所以轉來港發展。目前2名分別是小二和K2的女兒正就讀本地資助學校。

 蘇先生是淅大學IT系本科畢業,再到清華大學讀碩士,現正創業,女兒現在港讀直資的中三,選擇學校時以英語環境為優先考慮因素,所以最終為女兒選擇全英教學的學校。(記者 / 攝影:李銘欣

 頂圖:立法會議員尚海龍(左四)、鄧飛(右三)和3個透過「高才通」來港的家庭。

責任編輯:楊眉 高才通申請者子女  近四成選政府資助學校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