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盧寵茂:大灣區人口多需求大 足以支持香港進行藥物研發

盧寵茂:大灣區人口多需求大 足以支持香港進行藥物研發

責任編輯:靜文 2023-10-29 10:25:44 來源:香港商報網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本港要建立「第一層審批」藥物註冊機構「藥械監管中心」。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29日)在商台節目表示,藥廠選擇在哪裏研發藥物及醫療器械,視乎當地臨床研究和評審的質素和效率,如果本港一直沿用第二層評審的制度,無法吸引國際藥物機構和企業來港進行研發,但如果本港能做到「1+」,甚至「第一層審批」機制,並保持高效審批,會具備一定吸引力。

 盧寵茂指,本港在審批藥物方面有不少人才,兩間本地大學有很多專家,衛生署旗下亦有專家組和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但本港在邁向「第一層審批」的過程,仍有幾步要走,逐漸累積經驗,不能過於急躁。

 大灣區人口多

 市場需求及病例足以支持藥物研發

 盧寵茂指,本港市場小、病例少,令外界一直認為沿用「第二層審批」較安全及實際,但隨着近年大灣區及「港澳藥械通」急速發展,整個大灣區的8600萬人口,能提供一定市場需求及臨床病例,不擔心無法取得國際及內地認可。

 盧寵茂續指,推動「第一層審批」藥物註冊,是希望更加積極主動做到「好藥港用」,希望能夠讓病人在短時間內用到最先進的藥物,尤其是針對重症、罕見病等,為病人提供多一個選擇和希望,而藥物註冊機制需要醫管局支援進行臨床研究,會採用嚴謹的方案招募市民參與研究。

 與內地審批機制同等化

 會浪費國家信任及機遇

 至於為何不直接沿用內地的藥械審批機制,而要另設一套新機制,盧寵茂表示,從「港澳藥械通」的政策看到,國家在香港的藥物使用及醫療質素方面給予很大程度的認可,如果香港的藥物審批機制與內地同等化,就等於用藥完全一樣,這樣會浪費國家的信任及機遇。

 他指,香港自行成立一個友善的平台,讓外國藥械企業把產品帶到香港先行先試,更快能應用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對國家也有好處,形容是「兩條路直走」。

 他續指,香港是國際化窗口,能夠提供平台讓內地藥械企業向外展示優良的產品,發揮本港「引進來、走出去」的角色。

 採購大灣區醫療服務

 先從低風險項目着手

 對於施政報告提出會採購大灣區醫療服務,以縮短本港的輪候時間,盧寵茂表示,措施是希望善用跨境合作,考慮將在香港輪候時間比較長的醫療項目,通過與內地高質素的醫療機構合作,令市民可以更快接受醫療檢查或治療。

 盧寵茂表示,隨着以往長者醫療券在港大深圳醫院應用,以及疫情期間醫管局的病人覆診特別支援計劃,已經有採用內地的醫療服務,水準亦非常高,當局初步構思採購會從低風險的項目着手,例如影像檢查、低風險診症或治療等,循序漸進地慢慢推行。他指,相關的流程及檢查報告牽涉病歷流通的問題,當局將這些關卡打通後,會盡快推出策略性採購幫助市民,減低輪候時間。

 盧寵茂提到,會繼續加強香港與內地醫療人員雙向培訓及交流,其中「大灣區人才交流計劃」的成效很好,希望能進一步擴展至內地其他城市,如上海、北京等。

責任編輯:靜文 盧寵茂:大灣區人口多需求大 足以支持香港進行藥物研發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