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產業加基建 啟動北都新引擎

【商報時評】產業加基建 啟動北都新引擎

責任編輯:蔣璐 2023-10-31 08:44:4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特區政府昨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提出2027年或之前為所有主要發展項目啟動收地程序,並在2032年或之前完成平整新發展土地。可以說,整個大項目推進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都有了大略安排。北都規劃會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主軸,深度對接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規劃,目的不僅僅是將北都打造成支撐香港長遠發展的新引擎,而且還要促進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香港和國家同步發展,對香港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就民生言,許多市民都同意,發展北都正是香港所必需。李家超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指出,北都全面發展後可提供約50萬個新增房屋單位和50萬個新職位。這無論對解決本港長期面對的住屋困局,還是紓緩新界居民必須每天跨區到港九上班的通勤壓力,均有莫大益處。當然,《施政報告》和《行動綱領》描繪的願景絕不限於住屋就業。實際上北都是一個改善香港城市發展布局、推動香港產業升級轉型、創造香港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平台。根據當局介紹,在將北都發展成一個「國際創科新城」的整體願景下,北都將細緻分為四個不同定位的區域,由西至東分別為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創新科技地帶、口岸商貿及產業區,以及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

    四大區域中,創新科技地帶、口岸商貿及產業區特別引人注目。創新科技地帶提供300公頃創科用地,可容納700萬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在「創科發展集群樞紐」的策略定位下,相信可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完善本港乃至整個大灣區的創科生態圈。口岸商貿及產業區則涵蓋約1500公頃土地,憑藉羅湖、文錦渡和香園圍三個口岸的地利,有助帶動先進建造業、綠色產業、醫療、食品科技、現代物流業等產業發展,同時推展跨境商業服務和文娛消費,發揮強大口岸商貿功能。

    除了在北都大力發展新興創科產業,當局還重視將香港的傳統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四大區域之一的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將與深圳前海和南山區在金融、專業服務、物流服務等領域推動高端經濟合作,同時也會發揮香港在金融、保險、財富管理、風險管理、會計、調解等領域的優勢,幫助內地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不可忽視的還有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現代發展理念講求城鄉共融,在發展和保育之間取得平衡,而北都體現了這一重要理念。具體而言,紅花嶺、蓮麻坑、沙頭角、印洲塘等地區,坐擁豐富天然資源,景色怡人,適合發展旅遊產業。屆時大灣區居民和海內外遊客,可在北都領略工作、生活、觀光一體的情趣。

    北都是一個包含眾多發展項目的宏大願景,每個環節都要配合得宜。如何將四大區域和香港其他地區聯繫起來,同時對接深圳等大灣區內地城市,關鍵在於基建先行。當局將通過港深西部鐵路、北環線、中鐵線和北都公路等項目,打通北都「經脈」。隨着各項目推進,北都會在未來五至十年漸見雛形,在20年內大致完成發展,屆時我們將會擁有一個宜居宜業宜遊,堪當香港發展新引擎的全新都會區。(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

    頂圖:北都「創新科技地帶」之米埔地區。

責任編輯:蔣璐 【商報時評】產業加基建 啟動北都新引擎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