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網傳大疆被罰440億元?大疆回應:系自媒體發酵 案件仍在審理過程中

網傳大疆被罰440億元?大疆回應:系自媒體發酵 案件仍在審理過程中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10-31 12:30:09 來源:讀創客戶端

 「440億天價罰單!大疆成為下一個華為?」「美拆解大疆喊話:80%晶片來自歐美,須加罰440億」……近日,網上有不少自媒體發布了「大疆被美國罰款440億元」相關文章,從標題到內容,引起關注。

 10月31日上午,大疆創新高級戰略總監兼對外新聞發言人張曉楠獨家向讀創/深圳商報記者回應表示,這個是自媒體發酵的內容。相關案件在今年4月陪審團的裁決金額是2.789億美金,案子仍在審理過程中,截至目前並沒有更新的判決信息,所以除了上述金額以外的都是謠言。

 大疆:案子仍在審理中,目前並未更新判決信息

 記者查詢了解到,此前,美國的Textron Innovations公司,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院起訴大疆,稱大疆的多款無人機產品侵犯了其擁有的兩項美國專利。今年4月,當地法院陪審團作出罰款2.789億美金的裁決。

 大疆當時就陪審團裁決給出的回應如下:「大疆不認同此次陪審團的裁定。DJI的產品沒有使用Textron的技術,對方是一家軍用直升機公司,而我們是一家民用無人機公司,完全不是一類產品。事實上,Textron本次用來訴訟的核心專利是2011年申請的,但是DJI在2009年推出的XP3.1中就用到了該項技術。因此,我們會考慮繼續上訴,相信當地法律最終會給出公正的結論。」

 大疆就上述傳聞最新表示,該案件在今年4月陪審團的裁決金額是2.789億美金,案子仍在審理過程中,截至目前並沒有更新的判決信息,所以除了上述金額以外的都是謠言。

 關於此次傳聞,不少自媒體文章都提到:「近日,大疆無人機再次陷入美國制裁的泥潭。美國方面突然要求大疆交出核心技術,並以侵犯專利為由威脅加罰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0億),同時禁止本土企業與大疆合作。」

 而此系列標題中最吸人眼球的「440億元」,記者查詢後,暫未發現官方出處。

 網絡傳聞不斷,大疆數度闢謠

 大疆是全球無人機領域領軍企業。記者注意到,自2019年美國將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後,此類關於大疆的傳聞不斷,僅近月已發生數起。

 今年9月,同樣有自媒體在網上發布「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DJI)計劃將其總部從深圳遷至西安、退出美國市場」一說。9月18日,大疆回應此傳聞中時明確闢謠:「總部在廣東深圳,沒有計劃遷址陝西西安;全球用戶都重要,沒有計劃退出美國市場」。

 7月31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國防科工局、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發布關於對部分無人機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決定對特定無人駕駛航空飛行器實施臨時出口管制。與此同時,網上開始有「大疆出口業務將大受影響」等傳言發酵。

 對於,大疆很快回應:大疆作為一家全球化企業,在出口管制領域始終保持嚴謹負責的態度。大疆一直嚴格遵守並執行中國及其他業務所在國或地區所適用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規。

 同時,大疆提到,大疆始終致力於設計、開發、製造民用無人機產品。自成立之初,我們一直堅決反對將我司產品和技術用於任何軍事或戰爭用途。我們從未設計和製造過軍事用途的產品和設備,也從未在任何國家推銷或銷售我們的產品用於軍事衝突或戰爭。我們也將嚴格遵守中國政府今日發布的無人機臨時出口管制政策,確保全面合規,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讓科技更好造福人類。

 另外,同是今年7月,一段「大疆與印度政府的商業糾紛」的網傳內容引發了業內的熱議。該網傳內容聲稱印度軍方向大疆投以巨額訂單,大疆方面則以「印度市場風險太大」而拒絕,相關內容引發關注。

 據環球時報報道,大疆公司7月26日回應稱,相關網傳內容嚴重失實,大疆公司並未收到印度方面的訂單邀約,大疆也一直專注在民用無人機領域,始終反對其產品的軍事化用途,如果有任何訂單被識別來自印度國防部或軍方,有可能用作軍事用途,大疆也會拒絕交易。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袁靜嫻)

責任編輯:朱劍明 網傳大疆被罰440億元?大疆回應:系自媒體發酵 案件仍在審理過程中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