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屆區議會提名期周一結束,共接獲399份提名(一名報名人士最終決定退選)。
這是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之後,所舉行的首次區議會選舉。在昨日舉行的「完善地區治理共創美好社會」研討會上,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重塑區議會,從制度上確保「愛國者治港」原則得以全面貫徹落實,是完善地區治理方案的重中之重。用好新選制和新選舉辦法,選出大家心目中的好區議員,當可打開地區治理新篇章,提高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繼選委會選舉、立法會選舉、行政長官選舉先後在新選制下順利進行,新屆區議會將於12月投票並在明年1 月1 日上任,將完成把「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實到特區治理架構的最後一公里,完成最後一塊拼圖。據基本法第97條規定,特區可設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接受特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的諮詢或負責提供服務。然此前區議會卻被反中亂港勢力騎劫,變質為政治角力場,遠離了行政主導下的諮詢性質,甚至令其服務社區的功能都陷入了癱瘓。
只要深刻理解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昨分享的四點看法,即完善地區治理的四套邏輯,就知新選制絕對合法合理合情,乃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及香港長治久安的應有大義。一是政治邏輯,堅定深入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是箇中的首要原則,必須嚴格體現在選舉全過程;對於愛國者的判斷,既要聽其言更是觀其行,既要看表面也要看實際,並允許歡迎有錯失的人轉變到愛國愛港立場上來。二是歷史邏輯,徹底清除港版「顏色革命」的土壤;當前香港「亂」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礎尚需鞏固,確保愛國者完全主導區議會,才能防止區議會再被騎劫、操弄、癱瘓。三是法理邏輯,持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只有回歸憲法和基本法原意,改革和重塑區議會,切實落實行政主導,才能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和公眾利益。四是實踐邏輯,以系統集成的基層治理體系助力良政善治;這個具很強針對性的新選制,有利於在行政主導下提高基層治理的法治化、專業化、實效化水平,更好為民辦實事,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不斷築牢特區治理的基層基礎。
事實上,今次區議會接獲的399個有效提名,已展現出令人鼓舞的新氣象。各候選人的背景不單多元,有長年從事地區工作的人士,有志服務社區的年輕人、少數族裔人士,更有不同範疇和不同界別的專業人才;以政團劃分,亦有十多個派員參選,而最重要是參選人皆在支持國家安全和完善選舉制度方面立場堅定,亦有貼地服務的初心。
選舉也必富競爭性,88個直選議席由171人競逐,平均約兩人競逐一席;而176個地區委員會議席,亦由228人按「全票制」選出,即有兩成多參選人要落選,體現了新選制「好中選優」的優越性。選舉還回歸到拼政綱、拼實力的基本,各參選人拉票重點均落在對服務社區的關切、對民生問題的注重等,符合區議會應有的定位。
新屆區議會的選舉、組成及實幹為民之風,令人期待。
全港選民誠宜用好手上寶貴一票,在12月10日為選區、為香港投選出最好的區議員!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