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長河中走來的山西,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蘊。這裏是中國歷史上的「中原糧倉」,也是中華文明的發詳地之一。古城太原、平遙古城、晉城等歷史名城,承載着三晉大地千年文明和光輝歷史。這裏的古建築、古寺廟、古文化遺址等,見證着山西歷史上的繁榮和輝煌。
10月18日,由山西省委宣傳部主辦、香港商報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西行」活動在太原啟動,活動為期一周。18日下午,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香港商報、大公網、紫荊雜誌、香港經濟導報、大灣區時報、澳門蓮花時報、廣州日報、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晶報、深圳新聞網等十多家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記者走進太原,來到晉祠博物館和太原市汾河景區,領略這座歷史名城的獨特魅力。
山西晉祠,無人不曉。晉祠之於山西,就如故宮之於北京,中山陵之於南京。最初,晉祠名為唐叔虞祠,是紀念晉國首任諸侯唐叔虞的祠廟,同時也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古典祭祀園林典範,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集約載體,附屬彩塑、壁畫、碑碣均為國寶;是三晉歷史文脈的綜合載體,晉文化繫統上溯西周封唐建晉至盛唐肇創文脈傳承的實證;是世界王氏、張氏尋根問祖的紀念地。
晉祠歷史悠久,遺產豐厚。早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酈道元就於《水經註》中記載「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於晉川之中最為勝處」。晉祠完整的保存了宋、金、元、明、清歷代的殿堂樓閣、亭台橋榭等各式古建築98座,彩塑219尊,壁畫570平方米,鑄造藝術品33件,楹聯匾額265幅,碑碣441通,千年以上古樹30株,館藏文物10036件,在一處文化遺產中保存有如此眾多的文物精品實屬罕見。
在晉祠,一草一木皆有來歷,一磚一瓦都有故事。聖母殿、魚沼飛梁、獻殿是三大國寶建築,難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譽為「晉祠三絕」。 聖母殿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北宋時期的代表作。造型奇特的魚沼飛梁是我國橋樑建築史上的實物孤例。金代獻殿是我國現存僅有的殿與亭結合的獻殿。難老泉水出自懸甕山斷岩層,不知始於何時,《山海經》就有:「懸甕之水,晉水出焉」的記載。泉水清澈見底,長流不息,北齊時擷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命名為「難老泉」。晉水源頭特有長生萍,濃翠如玉,四季常青。唐代大詩人李白曾讚嘆:「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聖母殿內彩塑侍女像是中國雕塑史上宋代宮廷生活的真實寫照。聖母鳳冠蟒袍,端坐在鳳頭椅上。侍女手裡都拿着侍奉的東西,有的伺候飲食,有的負責梳洗,有的專管打掃,眉眼有神,姿態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國雕塑史上的精品。周柏是西周時代種植的柏樹,距今已有3000多年,樹榦粗壯,需數人才能合圍。在當地人眼中,這株古柏就是長生不老的象徵。
作為 「晉川之中,最為勝處」的晉祠,是晉陽的一部分。它不但見證了太原的歷史滄桑,還是晉陽2500餘年歷史的結晶和文化的載體。晉陽古城雖然在一千年前的宋初被毀滅,但晉祠基本完整地保存下來並得到不斷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晉祠堪稱太原歷史文脈之所在。
汾河——山西人的母親河
汾河秀麗,汾酒清冽。作為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幾乎貫穿山西省南北,流經忻州市、太原市、晉中市、呂梁市、臨汾市、運城市的6市29個縣,全長713公里,可以說是孕育了山西,被山西人稱為母親河。
歷史上,汾河水急河寬、風景優美,不少詩人留下了優美的詩篇加以讚美。明人裴邦奇《汾上夜歸》一詩有雲:「一篙煙水碧潺湲,幾片秋雲度遠山。最愛白蘋洲上水,夜深常送釣船還。」
然而改革開放之初,由於河道無序開發,兩岸垃圾隨意傾倒,導致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汾河太原城區段曾一度出現斷流和水質嚴重污染的狀況。從1998年開始,太原市加大了對汾河的治理,經過前後四期工程的修復治理工作,如今的太原汾河景區,水質清澈,水量豐沛,兩岸花團錦繡、植被茂密,景區內更是有165種鳥兒或遷徙於此,或在這裏棲息、安家。汾河景區已成為太原市民休閑、遊玩、健身、觀光於一體的大型生態文化景觀長廊。
據悉,汾河太原城區段(太原汾河景區)的建成是太原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是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牢記領袖殷殷囑託,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的重要舉措。
儘管對山西的名勝古跡早有耳聞,但親眼所見還是會為之震撼,折服在山西的魅力之下。未來幾天,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團將深入太原市、臨汾市、運城市,探索山西近年來在轉型並高質量發展中的新思路、新動態和新成就。(楊亮 稿件來源 大公網)
頂圖:晉祠——活的古建築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