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飄香景如錦,三晉大地迎客來。10月18日,由山西省委宣傳部主辦、香港商報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西行」活動在太原啟動。香港商報、大公網、紫荊雜誌、香港經濟導報、大灣區時報、澳門蓮花時報、廣州日報、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晶報、深圳新聞網等十多家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記者,將深入太原市、臨汾市、運城市進行為期一周的採訪。活動將通過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記者的考察採訪及宣傳報道,全面展示山西近年來在轉型並高質量發展中的新思路、新動態和新成就,進而提升山西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山西,位於我國中部,風光秀美、物產豐饒,歷史文化璀璨奪目,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近年來,山西以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指引,加快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範區、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先行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中部地區先進製造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社會各項事業迸發出蓬勃的發展活力。
本次活動以「高質量發展中的新山西」為主題,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記者將赴晉祠博物館、太原市汾河景區、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曲沃縣晉國博物館、曲沃粵港澳蔬菜示範基地、晉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運城市解州關帝廟、河東池鹽博物館、臨猗縣國家果業公園、大運集團有限公司、華兆東南(運城)綠色建築集成有限公司等地進行考察、採訪,深度感受三晉大地的美麗變化。
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記者採訪團首站走進晉祠博物館
18日下午,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記者採訪團首站走進晉祠博物館,深入感受了太原的悠久歷史文化。晉祠博物館,初名唐叔虞祠,是紀念晉國首任國君唐叔虞的祠廟,同時也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完整保存了宋、金、元、明、清歷代的殿堂樓閣、亭台橋榭等各式古建築98座,彩塑219尊,壁畫570平方米,鑄造藝術品33件,楹聯匾額265副,碑碣441通。這其中,聖母殿、魚沼飛梁、獻殿是三大國寶建築,難老泉、侍女像、周柏則被譽為「晉祠三絕」。
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記者採訪團來到汾河,了解太原生態環境的變化
隨後,採訪團又來到汾河邊上,了解太原生態環境的變化。「汾河,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山西人的母親河,全長713公里,流經太原城區段43公里。」在太原汾河景區,講解員向記者一行介紹着汾河的基本情況。記者們紛紛拍照留念,切身感受着這裏「山環水抱、岸綠水清、景致協調、點線輝映、文脈延續、人水相親」的優美環境。
據了解,歷史上,汾河水急河寬、風景優美。但改革開放之初,由於河道無序開發,兩岸垃圾隨意傾倒,導致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汾河太原城區段曾一度出現斷流和水質嚴重污染的狀況。從1998年開始,太原市加大了對汾河的治理,經過前後四期工程的修復治理工作,如今的太原汾河景區,水質清澈,水量豐沛,兩岸花團錦繡、植被茂密,景區內更是有165種鳥兒或遷徙於此,或在這裏棲息、安家。汾河景區已成為太原市民休閒、遊玩、健身、觀光於一體的大型生態文化景觀長廊。(楊亮 稿件來源 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