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收藏「琪」觀】鏡中奇緣

【收藏「琪」觀】鏡中奇緣

責任編輯:副刊 2023-12-14 17:55:5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文:蕭芬琪)鏡,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是人們梳妝、整理儀容必不可少的物件。古時稱銅鏡為「鑒」,唐太宗李世民有名言曰:「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其中的「鑒」即鏡子。再引申指「照」,如「水清可鑒」「光可鑒人」等。鏡子既是世界的客觀映照,也是內心世界的主觀反映。莊子提出「用心若鏡」和「與物為春」的主張,認為生命的輪迴、四季的更迭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不會因個人意志而轉移。用心若鏡,即以客觀的心態應對世間萬物;而與物為春,則是以如春天般溫暖的情懷去接納與對待無法改變的世界。

蕭芬琪作品《四時常若》,水彩畫,76.5×56.5cm,2023年。

 鏡子能夠反射出光影的虛象,也是連接現實與虛幻的門扉。童話中常有進入鏡中世界展開的奇妙故事。因此,我以「鏡中奇緣」為題,通過畫面分割來展現出萬花筒式的奇妙視角,表現荷塘的美。明淨的荷池亦是一種鏡面,天光雲影在水面與荷的倒影交疊,展現出一幅奇妙的「水天一色」的畫面。《潭空靈鏡入荷塘》便是以靈動的鏡子為靈感而創作,畫面被分割成零碎的幾片,彷彿天空打碎在荷塘的水面,翠綠的荷池與清澈的天空融為一體,彷彿進入了童話中的奇妙世界。分割的部分形成了獨立的區域,令畫面的層次變得豐富精彩,而統一的色調又將畫面回歸為荷塘的整體,形成了由片段式集合而成的完整主題。

蕭芬琪作品《潭空靈鏡入荷塘》,水彩畫,56.5×76.5cm,2023年。

 層次感與奇妙的視角是這個部分的表現重點,荷塘的美並非單一的平面,而是由不同的瞬間、不同的環境下表現出的情態所構成的,在《四時常若》中,我以四分式的畫面構成同時展現出荷塘的不同印象,四種色彩的對比彷彿七巧板一般拼湊成多姿多彩的荷塘,在奇妙的碰撞中和諧統一。

作者蕭芬琪,中國美協會員、美術理論家、畫家、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為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嶺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副主席、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香港美協創會秘書長等。

 

責任編輯:副刊 【收藏「琪」觀】鏡中奇緣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