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圳都市圈前景可期  助力大灣區發展上新台階

深圳都市圈前景可期 助力大灣區發展上新台階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3-12-20 16:53:37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廣東省政府印發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發展規劃。其中深圳都市圈由深圳、東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別合作區組成。專家表示,深圳都市圈中的城市,分工明確,互補性強,協同發展前景可期。而作為一種區域發展模式,深圳都市圈的規劃也有助於打破深圳發展的瓶頸,這比此前一些人設想的「直轄」更適合現階段的發展模式。區域合作最重要的是拿出誠心與信心,相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會得益於深圳都市圈的規劃,向上邁進一個新台階。

 以經濟紐帶促進區域共同發展

 根據發展規劃,深圳都市圈面積約16273平方公里,是全國人口和經濟要素高度聚集、城鎮體系和功能較為完善的城鎮密集區,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前列,內部人員往來密切,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分工體系,路網密度全國領先,要素高效流動格局基本形成。

 長期以來,對於深圳發展如何突破瓶頸,社會各界產生過廣泛的討論,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發展與城市規劃研究所所長彭堅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現在強調高質量發展,那麼肯定要提升區域發展的內涵,以創新驅動力與總部經濟的輻射作用為主導,跨越物理邊界,去形成更廣闊的地域經濟合作組織來提升經濟發展的動力。

 彭堅認為,深圳都市圈規劃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導向,從經濟紐帶、產權關係和產業鏈的協作,以及其他要素成本的匹配去加強區域經濟之間的聯繫,這樣的方式才具備示範性和先導性。這是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一個重要的示範點。

 城市分工互補性強

 具體來看,深、莞、惠與深汕合作區,它們的分工有何特點?合作能夠產生怎樣的效果?

 對此,彭堅認為,深圳與東莞應當是深圳都市圈中最核心的區域,東莞已經是一個萬億級的經濟體,它的大科學裝置和新興製造業與深圳的產業鏈關係更加緊密,這兩者應當是共同為區域產業鏈的安全和科技攻關發力,發揮主副引擎的作用。

 惠州則是要素空間充足,同時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它擁有世界級的石化產業,這個產業不僅能服務於深圳都市圈,在整個南中國也有重大的影響力。而其它部分,比如先進製造業、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惠州可以從產業的配套端做起,成為區域產業鏈合作的一個重要環節。

 深汕合作區是深圳很多重要工業轉移的一個目的地,包括華潤、華為、騰訊和比亞迪汽車,都有部分轉移入深汕合作區。它是深圳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預期中是要作為一個現代化新城去打造的,是發展粵東地區的一個重要支點。作為一塊深圳的飛地,深汕合作區將從輸出深圳經驗的角度促進區域合作。彭堅表示,細分來看,深、莞、惠及深汕合作區的角色互補性明顯,協同合作一定能夠迸發出較高的發展動能。

 誠心與信心至為重要

 實際上,「十四五」規劃初期,深圳都市圈的建設就已經被提上日程。當時,深圳在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較強,而東莞、惠州的工業化則需要進一步發展,深汕合作區的工業化速度還需要繼續加快,區域發展不均衡的情況還是比較明顯。同時,這些區域之間本身又有很強的互補性,比如深圳發展成本上升,產業溢出,而周邊城市空間充裕、要素成本低廉。基於此,深圳都市圈既是珠江東岸整體區域協作發展的一個必然過程,也是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戰略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今,經過一系列的溝通協調,時機成熟,於是深圳都市圈的規劃正式出爐。

 彭堅認為,深圳都市圈的規劃是一個很好的藍圖。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需要做出一些新的舉措來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區域合作要拿出誠心與信心,相信粵港澳大灣區將會得益於深圳都市圈的規劃,向上邁進一個新台階。(記者 伍敬斌)

責任編輯:鄭嬋娟 深圳都市圈前景可期  助力大灣區發展上新台階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