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東芝上市74年後黯然退市 百年老店曾創多項「第一」

東芝上市74年後黯然退市 百年老店曾創多項「第一」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12-20 19:25:24 來源:香港商報網

 日本工業巨頭東芝今日(20日)從東京證券交易所退市,正式結束長達74年的上市歷史。東芝在昨日最後一個交易日,以4,590日圓收市。自1940年代末以來,東芝一直是全球知名的電子產品製造商,其產品曾一度被認為是市場優質產品的代名詞。

 19日是東芝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天該公司股票收盤價為每股4590日圓。

 據日媒報道,東芝將於22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選出7名董事成立新的經營班子。

 東芝上月召開特別股東大會,通過完成收購全部剩餘股份的提案,連同9月時接受私募投資基金「日本產業夥伴」(JIP)提出的2萬億日圓(約135億美元),要約收購逾78%股份,正式完成私有化。

 公司表示,感謝外界多年來的支持,將於周五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選出7名董事成立新的經營班子。社長島田太郎將會留任,其餘6人預計將從投資方中部電力公司和歐力士等選出。東芝又指,將與新股東一起向新的未來邁出重要一步,並努力進一步提升企業價值。

 多項產品曾創世界第一

 1875年,日本發明家田中久重在銀座煉瓦街創立了店舖兼工廠,是為東芝的前身。由售賣鎢絲燈泡起家,到後來生產各類型家電及通訊產品。輝煌時期,東芝的經營範圍涵蓋製造、發電、核能、半導體、家電、計算器等諸多領域,並與樂聲及聲寶被喻為日本家電「三巨頭」,是日本製造業的代表之一。

 東芝亦創下多個「世界第一」或「日本第一」,例如1890年代就製造日本首見的碳素電燈泡、水車發電機、電風扇和摩打,之後又發明日本第一部電雪櫃、洗衣機、吸塵器、電鍋、微波爐、彩色電視等多項產品,同時東芝也率先開發出筆記型電腦、NAND型快閃記憶體等,被視為日本高科技產業的象徵。

 財報造假致生意一落千丈

 東芝因看好油價上升和地球暖化,對核能需求會升高,在2006年出價6000億日圓,收購核電設備生產商美國西屋多數股權,計劃開拓全球核電市場。不過2011年東京大地震發生,福島核電站6個反應堆中,3號機和5號機反應堆由東芝供應,其中3號機損毀最嚴重,導致東芝的核電業務受到重創,再加上核心產業的不景氣,東芝經營狀況一落千丈。

 為掩蓋福島核災後的巨額虧損,東芝鋌而走險虛報盈利。2015年4月,東芝承認在過去多年間「長期系統化地假造財報」,8年間虛報了2248億日圓利潤,消息令股價暴跌。此後,東芝不斷捲入各種醜聞,信譽受到嚴重打擊,財務狀況也進一步惡化。2017年3月,美國西屋公司申請破產,東芝損失達到63億美元,險些退市,最後被迫出售其至關重要的半導體業務子公司「東芝內存」。2019年,東芝IT子公司又被揭發存在多筆「無法證實存在」的交易,價值達200億日圓。

 多次出售資產致業務版圖大縮水

 為避免連續兩年負債大於資產,東芝陸續出售醫療設備、白色家電、筆電等業務,例如2016年將旗下醫療系統部門賣給佳能公司,又出售白色家電部門給中國美的集團,電視業務95%的股權出售給海信視像等,導致其業務版圖大幅縮水。

 另外,東芝管理層過去縮減對半導體的投資,錯失市場機會,加上高層內鬥阻滯公司發展。東芝2021年被指曾夥同日本政府向外國投資者施壓,剝奪外國股東在股東大會上的投票權。2021年6月,股東投票罷免東芝董事長永山治。

 麥格理證券日本研究部門主管索恩表示,東芝的終極困境,是不當決策加上運氣不佳造成。

 據路透報道,東芝被私有化後前途未卜。截至今年3月底為止,東芝集團員工10.7萬人,2022年度營業額比前1年增加1%為3.36萬億日圓,淨利則減少35%為1266億日圓,總市值約2萬億日圓。JIP表示,希望5年後能夠再度上市,不過退市後就不再有市場監督,能否達成這個長期目標,將會是未知數。

 頂圖圖説:東芝位於東京市中心的總部大樓。 路透社

QQ截图20231220192615.jpg

 東芝社長島田太郎。 路透社

責任編輯:朱劍明 東芝上市74年後黯然退市 百年老店曾創多項「第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