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街道某農貿市場發生糾紛,存在風險……」日前,訴源智治「龍山經驗」綜合應用發出動態預警。所屬街道網格員收到信息後,立即摸排糾紛具體情況,發現該農貿市場並未按約支付租金獎勵,涉及租戶131戶。隨後,應用自動匹配的法官和調解員提前介入,開展訴前調解工作,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並履行完畢,一場風波就此平息。
近年來,在全面深化推廣「龍山經驗」的實踐中,永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數碼化改革為牽引,針對訴源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全貌掌控難、風險感知慢、解紛力量散、責任壓實弱等短板和問題,打造了訴源智治「龍山經驗」綜合應用,分別在PC端、手機端上線,並在金華全域推廣。
該應用通過抓取矛盾糾紛投訴處置、法院成訟糾紛收案等數據,建立了「一鎮一指數」機制,可實時評價永康各鎮(街道、區)綜合指數得分及排名情況,並進行「綠、藍、橙、紅」四色分級預警。當評價結果為「紅色」(高危)或長期處於「橙色」(風險)區域,將自動觸發「提醒、督辦、約談」程序,層層壓實相關部門的治理責任。
「通過個案糾紛增長的可視化數據分析,可以推斷出潛在的類案矛盾糾紛,從而及時將大批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永康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說,之前訴源智治「龍山經驗」綜合應用發出預警,2021年度涉村集體審執案件182件,同比上升75%。
針對涉村集體糾紛數量呈上升趨勢的情況,相關部門了解情況、收集問題,深入挖掘涉村集體糾紛上升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由於某些工程欠款比較久遠,我們對調解始終有所顧慮。」一些村幹部表示,許多涉村集體糾紛是因建設工程項目款未結清引起,大多是歷史遺留問題。
為此,永康成立了村集體工程歷史遺留問題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形成市鎮村三級聯動格局,為此類糾紛的綜合治理提供政策支撐。此後,涉村集體一審民商事收案量逐年下降,從2021年的115件到2022年的51件,再到今年前9個月的26件。
乘着數碼化改革的東風,「龍山經驗」已延伸到永康每個角落,深深扎根於每一寸土壤。從一個鄉鎮分層遞進多元糾紛化解機制的探索,發展出橫跨永康多領域、多行業的「都市版」治理模塊,迭代為輻射浙江省的「三源共治 三級聯動」共治共享升級版。作為浙江曾經的訴訟大市,永康一審民商事案件收案量也從峰值2014年的11040件,下降至2022年的6372件。目前,永康16個鎮(街道、區)訴前平均調解率達70%以上,各派出所案件、鎮村調解委員會案件、司法所疑難案件調解率分別達到85%、95%、100%,「黨委統籌、部門協同、法治保障、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訴前調解格局已經形成。「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在永康已落實到位、生根見效。(通訊員 徐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