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海峽觀察】經濟嚴重衰退 蔡當局害慘台灣人

【海峽觀察】經濟嚴重衰退 蔡當局害慘台灣人

責任編輯:靜文 2023-12-22 09:12:5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眾所周知,消費、投資和外資是驅動經濟成長的三大支柱,投資則又和出口息息相關。台灣的出口從2022年9月到2023年8月歷經連續12個月的衰退。試觀不久前公布的10月台灣外銷訂單,也寫下連14個月衰退紀錄,離歷史最長16黑紀錄僅兩個月。出口年增率連12黑後,好不容易於9月翻正,但10月又陷入衰退。再者,10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減2.3%,創下史上最長連17黑紀錄,大分類下的四大產業,包括礦業及土石採取業、製造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用水供應業等無一幸免,全部出現衰退。如果將時間拉長,2023年1至10月衰退幅度更大,其中製造業生產年減高達14.8%。因此,台灣當局公布的景氣燈號再度出現「藍燈」,是最近一年「第十一藍」。工業生產、外銷訂單、出口全面衰退,台灣經濟泥足深陷已是不爭的事實。

 「缺」字成為島內之困

 至於產業發展環境方面,台灣的企業不斷反映缺地、缺水、缺電、缺工、缺人才等「五缺」的投資障礙,台灣當局卻始終未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例如為了鼓勵台商回台投資,只藉助放寬外勞引進和提供貸款利率優惠等措施,製造業外勞人數大幅增加,卻延宕了產業升級時機。而在全球情勢方面,台灣要面對的第一個挑戰是俄烏衝突等帶來的全球經濟下挫與通貨膨脹等引發的動蕩;其次是地緣政治與中美競逐帶來的供應鏈遷徙,尤其是在拜登政府的壓力下,台灣產業被迫將產能外移,出口卻因未能加入CPTPP與RCEP而使競爭力降低,無法產生對外投資帶動出口的效應,台灣將面臨產業空洞化的危機。

 此外,台灣民眾最關注的應該還是民生經濟,也就是實質所得是否成長、物價房價是否穩定等議題。自新冠疫情以來,台灣的物價年增率超過2%就長達27個月,10月份還超過3%,這三年物價就漲了10%;肉類、蛋、麵包、米、麵等17項重要民生物資更上漲了22%。物價飛漲,對上班族、學生、中低收入戶等庶民可謂刻骨銘心,外食費指數這兩年就漲了12%。

 台灣物價大漲,對經濟弱勢的傷害很大。從所得層級別CPI來檢視,漲最多的食物類,使低所得家庭的物價漲幅大於中、高所得家庭。將近七成的勞工薪資低於平均,而過去兩年平均經常性薪資,被物價上漲吃掉,實質薪資負成長為10年來僅見。2023年更慘,前9月實質總薪資是7年來首次負成長。至於房價也在持續上漲。預售及新屋價格2023年第二季漲到史上最高,7年來房價漲了近一倍,房價所得比升至近10倍,青年的買房能力成為史上最弱。租金又連漲14年,租不起成為最弱勢。房貸負擔率又突破42%,首購族也淪為房奴。

 總之,新冠疫情解封已一年,但台灣的出口貿易和生產製造都持續衰退,不知伊於胡底。尤其對於傳統產業,台灣當局並不重視,從未誘導企業轉型或調整薪資結構及擴大進用中壯年勞工,才會造成經濟衰退及缺工百病齊發。因此,整體看來,台灣的出口、製造、接單都連續十幾個月呈現衰退的黑數,經濟發展大勢及所面臨的挑戰,實不容樂觀。(中通社圖片)

責任編輯:靜文 【海峽觀察】經濟嚴重衰退 蔡當局害慘台灣人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