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圳圖書館北館今日正式開館

深圳圖書館北館今日正式開館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3-12-28 10:15:14 來源:深圳特區報

   在試運行3個月之後

 深圳圖書館北館

 (簡稱「北館」)

 今日上午正式開館

1.jpg

 「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

  又添新的閱讀名片 

 深圳特區報記者 齊潔爽 攝

 推動全民閱讀持續高質量發展,深圳行動不僅體現在創新性、前瞻性、引領性的頂層設計上,還落實在建設和升級基礎閱讀設施上。日前印發的《深圳市進一步深化全民閱讀工作實施意見》提出,深圳要完善大型全民閱讀基礎設施的建設,營造多元新型的全民閱讀空間。北館的正式開館即是提升城市公共閱讀空間,豐富閱讀產品供給的生動實踐。

 12月28日上午

 深圳圖書館-北館開館儀式舉行

 儀式包括「聆·新曲」「煥·新顏」

 「寄·新語」「聚·新篇」「閱·新館」等環節

 1.png

 開館儀式現場。深圳特區報記者 齊潔爽 攝

 大空間細分化 「閱讀+」功能更強了

 北館位於龍華區騰龍路與中梅路交叉口、龍華區紅山地鐵站附近。遠遠看去,北館外牆像鋪了一層白色魚鱗,在陽光照耀下,宛如一條大魚在藍天下暢游書海。一進門,48米高的空間讓人眼前開闊。試運行期間,每天的進館名額提前一天就被約滿了。

 1.png

 深圳特區報記者 齊潔爽 攝

 深圳圖書館北館是深圳首批建設並完工的新時代重大文化設施,建築面積約7.2萬平方米,地上6層,地下3層,設計藏書量800萬冊,提供座位2500個,是集文獻收藏、全民閱讀、社會教育、思想交流、文化傳承與創意創造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智能圖書館。北館建築採用菱形石材拼成網狀覆蓋,在厚重、沉穩的基底下煥發靈動氣息,開闊通透的中庭以層層退台的方式自下而上延展,環繞中庭搭配通高書牆,為市民提供自由交流的空間。

 有了開闊的空間,北館在功能區劃分上更加細緻、貼心。悅讀大廳、上書房、多功能學習室、特藏展廳、人文科技展廳、綜合展廳、報告廳、圖書館專家研究室、讀者討論室等交互式學習空間分布在1-5樓,市民可以參加各類主題講座、培訓、研討等特色活動,享受展覽、展陳等沉浸式體驗閱讀服務。同時,北館創設了深圳文學館、深圳學人書房、影音資料館、觀影廳、HIFI室、嬰幼兒館(3歲以下)、兒童館(3-8歲)、少年館(6-12歲)、青少年館(12-18歲)等多元特色館中館,為市民打造分眾、分齡閱讀空間。探館過程中,記者還發現,館內每一層都設有愛心閱覽區,裡面包括了銀髮閱讀區和視障服務區等,最大程度保障讀者權益。

 1.jpg

 數字技術賦能人文產業,加深了圖書館的交互體驗。記者在提前探館時,看到位於3樓的人文科技展廳內,各項數字設備在加緊調試。右手邊的大屏幕上,麒麟舞、小涼帽和瀨粉等非遺文化影像正在播出。畫面控制板是一個感應器,手掌距離感應器約10厘米,左右搖擺便可更換影像內容;一握拳便可「確定」播放內容。一旁的白色牆壁上映着一副卷軸長18米的「深圳長卷」動畫,深圳人文特色景觀、建築等應有盡有。讀者觸摸長卷上的地標,相應介紹便會顯現。此外,《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活化版也位於該展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躍然紙上。

 4樓的特藏展廳內,工作人員在緊張布展,館藏的國家級、省級珍貴古籍,版本特色鮮明的套印本古籍和傳統中醫古籍等26部60餘冊珍貴古籍將於12月28日起面向讀者展出。記者數了數,開館當天,共有《深圳「圖書館之城」二十周年專題展(2003-2023)》《深圳圖書館館藏類書菁華展》《深圳早期動畫人捐贈文獻展》等10場展覽供市民「讀」貫古今,大飽眼福。

 站在5樓往下看,每層樓都呈「回」字形,館內各個功能區、座位區也盡收眼底。抬頭看,呈卷軸形狀的天花板,其弧形的折射角度讓陽光變得格外柔和,外牆魚鱗的設計在陽光照耀下發出斑斕的波光,讓閱讀多了一份浪漫。

1.jpg

 自動分揀垂直調閱 智能化更高了

 深圳圖書館北館承擔着「一館一庫三中心」功能,既是城市公共圖書館、全市文獻調劑書庫,也是深圳「圖書館之城」聯合採編中心、網絡數據中心和文獻調配中心。這一點,不少市民讀者在試運行期間就感受到了。

 走在館裏,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頭頂有一條軌道。據介紹,這是從地下書庫運送書籍的通道。讀者在服務台預約書籍後,工作人員便會向立體書庫的分揀台下指令,把挑選出的書籍通過白色書箱沿軌道送往服務台。據悉,分揀系統支持館內調閱和預借登記服務。

 帶着好奇心,記者來到了位於地下3層、近3000平方米、容量400萬冊的智能立體書庫。該書庫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地下智能立體書庫,也是首創埋藏在地下的超深立體書庫,配置了大型快速分揀系統、垂直軌道調閱系統和電子播種牆系統。立體書庫層高21.55米,貨架層高18米,總箱位量7萬餘個,出入庫效率為1651箱/小時。站在智慧立體書庫旁,記者看到接收指令的堆垛機「嗖」的一下來到目標架位,將裝滿書籍的書箱取出後,又「嗖」的一聲返回原點。這裏十個書庫讓讀者可預借圖書的數量由75萬冊升級到300萬冊,可實現精準調閱更多文獻。有了全自動圖書館分揀系統和垂直調閱系統的賦能,館內文獻調閱響應時間由30分鐘縮短到最快10分鐘,實現館內文獻調閱立等可取。此外,播種牆系統大大提升了圖書訂單合併效率和準確性,讓深圳圖書館快遞到家服務再次提速。正式開館後,「書海探底——智慧書庫預約參觀體驗活動」將繼續面向讀者預約參觀。

 1.jpg

 身在北館,智能化服務是記者最大的體驗。智慧空間、智慧體驗、智慧場景……通過讀者手機、現場大屏等交互設備,基於場館位置服務,北館面向讀者實現對圖書、服務的實時指引;智能諮詢系統讓讀者通過微信、網站、電話、信息屏、數字人等多元方式,便捷獲取諮詢應答。此外,通過預約,讀者還可樂享研究室、討論室等配備智能空調、智能燈光、電子白板等新型物聯設備的智慧空間;藉助數字孿生技術,實現人屏互動,市民通過VR設備漫遊北館場館與智慧書庫。

 對於借還服務來說,最便捷的還是一樓4個自助智能書架。讀者只需將讀者證或身份證放於機器感應區,便能錄入本人借還信息,再將所借或所還書籍一起放置於感應區,機器便能立馬識別出借還數量、書目名稱等。讀者點擊確認後,根據書架上的藍燈提示就能把書拿走了。還書成功後,於就近書架放置圖書即可。

 進館須知

 北館正式開館後,每天開放大眾服務區6000個預約名額,少兒區2000個預約名額,讀者可提前一天通過深圳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提交入館預約,到館後出示預約憑證進入場館。

 1.png

 (預約二維碼)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 9:00-21:00

 逢周一內務整理

 1F悅讀大廳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日 7:00-23:00

 法定節假日另行通知

 交通指南

 公交 & 地鐵線路:

 潤達圓庭[公交站]:B917 ; M420路

 紅山地鐵站[公交站]:B917路 ; M379路 ; M381路 ; M420路 ; 龍華紫色藝術生態線;龍華文旅專線A線

 水榭春天中[公交站]:M420路;B917

 紅山6979[公交首末站]:43路;M379路

 紅山站A1口[地鐵站]:4號線;6號線(出站步行約300米)

 停車預約:

 讀者可提前一天通過深圳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提交停車預約,在預約時間內進場(停車場開放時間:6:00 — 24:00)。

責任編輯:羅維維 深圳圖書館北館今日正式開館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