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湖南省人大代表張四玲:充分發揮民間中醫的作用,規範而不是一味限制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4-02-23 20:51:03 來源:香港商報網

    眾所周知,中醫藥學包含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積極影響。

    多年來,湖南省人大代表張四玲對中醫在健康中國戰略的作用,進行深入調研。張四玲表示,中醫藥學包含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要把文化自信作為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推動中醫藥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只有加大對中醫藥文化宣傳推廣力度,保護中醫文化內核,才能更加自信地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和作用。讓廣大群眾更加深入地了解中醫藥、認識中醫藥、感受中醫藥、受益於中醫藥,從而堅定樹立中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瑰寶這一文化自信。用好中醫藥這把「鑰匙」在增進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對外交流、提升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的作用,推動中醫藥文化這一「中國處方」走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中國擔當。

    張四玲建議,要充分發揮民間中醫的作用,規範而不是一味限制。就以針灸為例,去年11月份, 在一個來自全國的中醫傳承人座談會上,湖南省商務廳原副廳長劉權發言說,她曾經在特殊情況下身體受到了傷害,是中醫針灸傳承人劉宏彬救了她的命,她發言時給現場的兩位中醫大師深深鞠三個躬。然後她介紹說,她用自己的中醫健康管理的體會,請一位省級老領導到聖達健康管理中心體驗中醫的魅力。當時這位老領導臉部有些不對稱,兩針銀針紮下去就讓他臉部恢復了常態,這便是中醫的無為而無不為的神奇。

    張四玲介紹說,劉權還掀開自己的假髮,顯露的是一個光頭。劉權說,為什麼要剃光呢?因為中醫養生健康管理是要從頭做起的,不要等到腦梗、老年痴呆了再來求醫就晚了。在中醫針灸傳承人劉宏彬的指引下,她想自己既然把身體調好了,那就還要調理的更好。於是她從一個患者,切身感受到中醫給她帶來健康,她願意做一個中醫項目傳承推廣志願者。

    劉宏彬用近二十年的時間,把傳統中醫、針灸、按摩、營養學、非藥物療法結合傳承創新與成長及解決慢病調理、肌體失衡人群康復作為其研究的方向。在從事養生實踐中,他不斷汲取中國古老的醫學精華,繼承和發揚古灸、密灸理念,悟出一套中醫快針手法的精髓,結合拔罐和營養醫療,精選野生藥食兩用資源,研製出藏藥酒、藏藥油、茶藥、茶醫、茶療、玄義針法、針灸經絡撥筋疏通術等中醫康養治理體系。

    隨後,劉權將自己依靠中醫針灸調理健康的故事,告訴老友湖南省公安廳原副廳長陽紅光。

    做為一名「老公安」陽紅光,因過去工作繁重,現年齡大了,健康出現不少問題。於是,陽紅光帶着同樣是在政法系統工作的省司法廳退休的夫人毛素媛一起到聖達健康中心,找到劉宏彬調理健康。 僅僅一個多星期的調理,夫妻倆感覺很有收效。毛素媛有三個明顯效果:原來天氣冷後清早醒來常常頭疼,現在已連續多天不痛了;2021年她的左眼因帶狀疱疹發生病變,至今兩次發生滲血。第一次求診了不少眼科醫生,點了不少眼藥都不見效,後來還是服了中醫學院附一醫院喻教授的幾張單子才見效。這次又出血了,劉醫生採用針灸加中藥的方法,很快就有了成效;還有她的整個肩頸部比過去鬆軟、靈活了。陽紅光的肝腎脾都有些問題,經劉醫生的針灸、藥蒸、服中藥調理,精氣神感到好多了,前列腺毛病也明顯改善。

    陽紅光感言,劉醫師的這一健康中醫針灸調理體系,通過清化潤補結合的自然綠色療法,對為解決慢病、肌體失衡人群的康復,提供獨具特色的中醫解決辦法。也因為如此,劉醫師受到中外患者的高度認可。不少媒體和經他治癒或有明顯改善的無數患者稱他為大師是實至名歸的。

    張四玲表示,無數事實證明,幾千年傳承下來的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中醫是老百姓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與防控的寶典。像劉宏彬這樣有淵博中醫知識且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傑出人物,又是中醫方面的非遺傳人,以及無數德藝雙馨的中醫專家們是我們國家、我們民族的寶貝,我們國家特別是相關部門應當給予更多的重視和支持,在政策層面、監管的指導思想、以及投入諸方面給予保障,使之能更好地光大中醫藥,使中醫藥更好地服務於中國人民,走向世界。為此,張四玲還建議,要創造條件,讓中醫藥文化進社區、進校園、進家庭,還醫於民,給民間中醫一個大膽嘗試的寬鬆環境,吸引更多有醫術、有醫德的民間中醫來湖南自貿港發展。(記者 李銀明)

責任編輯:郭昕玥 湖南省人大代表張四玲:充分發揮民間中醫的作用,規範而不是一味限制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