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財通AH】30年期國債期貨創最大單日跌幅

【財通AH】30年期國債期貨創最大單日跌幅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4-03-04 09:21:39 來源:深圳商報

 受PMI好於預期及前期交易擁擠疊加止盈壓力影響,國債期貨1日全線大跌。截至收盤,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收跌1.16%,創上市以來單日最大跌幅,10年期主力合約跌0.43%,5年期主力合約跌0.28%,2年期主力合約跌0.11%。

 對於國債期貨大跌,東部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最近一年多債市持續走強,尤其是長債表現強勁,累計了較大的獲利盤。流動性寬鬆、降息預期等對債市的利多已過度反應,而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金融數據均有所好轉,這對於債市偏空。」

 深圳一家券商分析師則認為,近期股市持續走強,市場預期有資金將從債市分流到權益市場,疊加經濟預期向好,整體利空債市。

 去年,債市走出了牛市行情,今年,隨着央行降準、5年期LPR下調等貨幣寬鬆政策出爐,債市持續上漲。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一度下行至2.375%,創歷史新低。

 民生證券固收團隊認為,此前債市狂飆三個主因,一是市場對經濟基本面弱修復以及政策端「呵護」穩步推進,有較強的一致預期,多頭交易情緒較濃;二是供需失衡,無論是利率債供給或是信用供給,3月之前均較少,機構明顯欠配;三是貨幣政策雖然有「防空轉」和外圍因素的考慮,但「呵護」流動性平穩仍是基調,「保駕護航」之下,資金面整體寬鬆。

 展望債市後市,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短期流動性環境仍面臨階段性擾動,當政府債供給放量時,資金面壓力往往容易上升,需要關注政府債券發行節奏等。中短期債市潛在風險或在累積,但出現持續性調整的概率較低。

 銀華基金固收負責人師華鵬指出,債券在2023年表現出色,長期向好趨勢明顯,但短期內回調風險也不容忽視。宏觀經濟因素如新老動能轉換、中美關係、地產周期下行等支持債券牛市延續,但防空轉監管政策、資本新規可能會帶來一些預期差的變化;此外,短期資金市場利率變化也需密切關注。(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責任編輯:程向明 【財通AH】30年期國債期貨創最大單日跌幅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