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精準扶貧須盡快訂立細化KPI

【商報時評】精準扶貧須盡快訂立細化KPI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5-11 08:46:1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扶貧工作有了新的進展。根據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精準扶貧」策略,最新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就首次識別了三個目標群組,包括劏房戶、單親戶、長者戶,合共約95萬人。不同於過往「貧窮線」的「相對貧窮」定義,「精準扶貧」旨在真正找出有需要人士,先按貧窮原因分類,繼而制訂針對措施。識別貧窮人口只是第一步,不能「得個知字」;同時宜盡快訂立針對性KPI,肯定有利「知而有為」,走好扶貧工作的下一步。

    「貧窮線」的一大缺點,乃容易受其他非貧窮因素誤導,無法準確找出真正有需要的貧窮人口。首先,以收入中位數的一半劃線,意味資產豐厚者也可能遭納入計算,尤其在樓價高企的基礎上,坊間衡量貧與富更多視乎有無樓。其次,退休人士缺乏就業收入,隨着65歲以上人口去年突破168萬,較十年前大增近60萬,按收入量度的貧窮人口必然水漲船高。再者,分拆戶增加,每戶平均人數過去十年間從2.9人降至2.7人,相對地住戶數目則增30萬戶至270萬戶,亦會影響以住戶為單位的計算。總之由於上述種種局限,無論扶貧政策成效如何,必定有人因「相對貧窮」而處於貧窮線下,甚至讓人產生所謂「愈扶愈貧」的錯覺。

    「精準扶貧」重新定義貧窮,多面向分析住戶特徵、就業及收入情況、受惠於政府現金福利的情況、居住環境、租金負擔、撫養負擔等,從而識別出劏房戶、單親戶、長者戶三個群組;這非但準確找到真正有需要的貧窮人口,還可更好從原因入手去制定相應扶貧措施。「貧窮線」除了只看收入一刀切劃線,另一缺點乃是不問緣由,繼而難以據此針對性扶貧。「精準扶貧」無疑更有利「因貧施策」及「因戶施策」,譬如:針對劏房戶,加快上車便為必由出路,另外亦可透過「社區客廳」等加強支援服務,標本兼治;針對單親戶,加強托管服務既有助減輕家長壓力,也可釋放勞動力及提高收入;針對長者戶,增加院舍特別是公營院舍數目,以及用好關愛隊來補充人際支援網絡等,紓緩獨老和雙老住戶的照顧困難。

    內地近年來在扶貧工作上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香港與內地固然不能簡單類比,具體的扶貧措施更不可能照搬照抄,但內地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思路是值得香港思考和參照的。政府推行的「共創明『Teen』計劃」、「社區客廳試行計劃」都有設置KPI,但顯然還不足夠,首次識別三個目標群組無疑是大的進步,下一步因應目標群組需要,推行各項精準扶貧項目必須加快,相應的績效指標(KPI)也應當更加細化和講究實效。授人以魚重要,授人以漁亦然,一方面要爭取貧窮人口的減少,增加收入,另方面要解決有需要人士所需,改善生活,兩者均要訂出KPI。

    當局表示,會從微觀角度為相關「精準扶貧」項目制訂績效指標,評估和比較受惠人士於參與計劃前後的變化。有需要的貧窮人士,皆處水深火熱之中,扶貧工作一日都嫌長;可望大大提高監察和督促之效的KPI,其制訂不能好事多磨。要提高市民幸福感、獲得感,扶貧必然是拼圖之一。(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責任編輯:蔣璐 【商報時評】精準扶貧須盡快訂立細化KPI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