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擁抱新事物 融入大灣區

【商報時評】擁抱新事物 融入大灣區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5-18 08:44:3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金管局與人行昨宣布擴大人民幣在港試點範圍,便利香港居民開立和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只需香港手機號碼,留在香港亦能登記及增值。港人北上消費及生活日趨普遍,措施無疑為跨境支付提供多一項安全、便捷和嶄新的選擇,並加快香港融入大灣區及國家發展大局;此外,亦有利於數字人民幣的普及與人民幣國際化,也將推動香港金融的數碼化發展,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兩地交流愈來愈緊密,但跨境支付卻始終是個問題,即使成功開通後可以一勞永逸,不過相關門檻卻不容易跨過,甚至成為窒礙兩地進一步融合的一道無形牆壁。首先,港人未必擁有內地電話號碼,譬如北上消費若沒開通月費電話卡,便產生許多支付以至驗證問題。此外,北上開立銀行賬戶未必一蹴而就,往來多次也是一種麻煩,可能令不少人望而卻步。新措解決了上述兩大難題,兼可透過轉數快簡單增值,甚至在手機無網絡、不夠電的情況下亦可透過NFC技術使用,使用範圍且遍及大灣區及內地其他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不單有效解決港人支付疑難,也更好滿足了港人北上需要,甚至產生因勢利導效果,加快融入大灣區的步伐。

    作為金融創新的新技術之一,數碼貨幣的前景令人期待;數字人民幣的發展既已領先全球,香港也成為了全球首個可在境外透過快速支付系統與央行數字貨幣系統連接的地方,亦為首個數字人民幣的跨境試點及能夠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的地方,新安排令兩地數碼金融發展更為超前。全球各地許多地方都曾提過要發展央行數碼貨幣(CBDC),但數字人民幣無疑走得最前,包括成功藉此支付生活繳費、發工資、派福利等,目前內地17個省市26個地區逾千萬商戶已接受零售支付,展望未來並將擴大至繳付帳單、乘車碼,及與其他傳統電子支付的條碼互通。數字人民幣的開立和使用擴至香港,既有助數字人民幣更加普及,包括形成一個使用度愈來愈高的良性循環,同時亦可借助香港這個平台加快國際化步伐。惟不必諱言,數碼港元的發展則相對嫌慢,連帶數碼支付在港亦不甚普及;數字人民幣錢包可以在港使用,有關方面誠可藉此契機,倒逼香港相關金融科技及支付系統的發展。畢竟,擁抱科技份屬未來必然。

    作為試點,數字人民幣在港功能不可能一步到位。就似數年前人民幣在港服務從無到有,發展到今日人民幣資金池高約1萬億元,由跨境貿易結算到證券交易人民幣櫃台模式等步步走來,過程總是循序漸進。誠如當局所指,基於外匯流動、反洗錢等考慮,跨境支付一般由商戶先做,所以暫不包括個人轉帳;但理所當然地,有關方面已表明,未來會商討放寬錢包類型。對於這個嶄新金融科技,大家肯定躍躍欲試,希望用途愈廣愈好、發展愈快愈好。今年初,人行和金融管決定推出「三聯通,三便利」六項金融舉措,其中之一正是深化人民幣跨境試點,為香港和內地居民企業帶來更多便利;可以預期,相關聯通便利安排必會持續深化,好消息必然陸續有來,進一步惠及兩地民生和金融發展。(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頂圖:中國銀行展示的數字人民幣錢包。中新社

責任編輯:蔣璐 【商報時評】擁抱新事物 融入大灣區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