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建評】善用啟德方艙用地 建體藝交流園

​【建評】善用啟德方艙用地 建體藝交流園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5-24 08:30:2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立法會議員 李慧琼

在面對旅遊模式轉變等挑戰下,民建聯認為,目前香港旅遊業必須運用新的發展思維,不斷開拓創新。誠如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本月較早時在北京向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指示,要積極樹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大力開發旅遊新路線及新產品,本人認為,啟德方艙用地自新冠疫情後閒置多時,長遠規劃用途尚未落實,當局大可地盡其用,並善用現有設施,打造成「啟德國際藝術體育交流園」,以新思維發展香港旅遊新產品。

啟德作為九龍中心點及第二個商業中心區,在結合啟德郵輪碼頭和明年將啟用的啟德體育園設施下,有條件興建為文化藝術發展基地,從而打造為全新的文化創意旅遊區。

打造全港一流文化產業園

其實,內地與其他國家均有類似的藝術創意園區,例如北京以老廠房改造的798藝術區和活化老建築的上海蟠龍天地等,都受到當地民眾和旅客歡迎。反觀香港,雖有類似園區,但各項設施及配套不足亦零碎。

因此,本人建議,將「啟德國際藝術體育交流園」與啟德體育園、郵輪碼頭設施聯動,打造全港一流文化產業園,並可分為六大區域:一、青年文創區,提供場地予商戶、青年、藝術教育團體,協助青年創業及藝術團體孵化萌芽。二、非物質文化區,由不同組織團體開設傳統工藝製作工作坊,讓市民參與其中,讓珍貴文化得以傳承。三、環保區,成立「環保及可持續發展概念園」,籌建研究所或工作室,並以諮詢架構形式引入不同持份者,廣納民意,讓政策更易落地。同時,與不同團體制訂「社區環保目標推廣計劃」,藉此教育市民,並且與學校、團體、農莊合作,設立「都市農莊」,讓學生及大眾親身體驗耕作,推廣本土農業品牌及產品。四、運動與健康區,「交流園」可與啟德體育園互相配合,並可興建水上運動中心,幫助市民強健體能。五、國際交流區,可利用啟德方艙原有的房間單位改劃為簡約旅館,對於與藝術、體育相關交流團體,建議可獲住宿補貼,以促進交流。六、文化藝術公園,設立舊啟德機場歷史展覽館,讓遊客及市民大眾了解機場過去。

民建聯認為,這項目既可把現有資源利用最大化,亦能有助培養本港文化創作產業人才,促進文化創意及交流,提升國際形象。由於「交流園」鄰近啟德郵輪碼頭,旅客可在下船後前往文創園參觀,帶動碼頭一帶人流,加上體育園,形成聯乘效應,可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

不過,要達致成功打造「交流園」,當局必須積極解決現時啟德交通配套不足的問題,民建聯要求加快綠色捷運系統的興建工程,亦要解決短期交通配套安排;同時,亦須研究項目的財務可持續性;為使「交流園」實現長遠自負盈虧目標,當局須考慮設施能同時產生租金、門票、餐飲等多元化收入;並須制定長遠發展計劃,確保能持續運作與保持競爭力。

在識變、應變與求變下,政府必須把握機遇,在長遠土地規劃未落實前善用現有啟德方艙設施,並改造為具文旅特色的全新景點。本人相信,此舉不但為世界各地青年、文創藝術團體在藝術發展、創意文化、體育創新等方面提供支持,亦能在結合匯聚世界級文藝盛事與活動下,進一步促進本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

責任編輯:呂馨 ​【建評】善用啟德方艙用地 建體藝交流園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