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日月譚天丨關於「甕中捉鱉」,島內輿論這麼看

日月譚天丨關於「甕中捉鱉」,島內輿論這麼看

責任編輯:靜文 2024-06-07 16:08:47 來源:日月譚天

 近段時間,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在第21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關於台灣問題的表態持續在島內引發熱議。

 譚主搜索島內媒體和社交平台發現,其中關注度最高的一句,就是「我們對待『台獨』武裝就像甕中捉鱉,不足掛齒。」不少島內網友認為,半個月前的「聯合利劍-2024A」演練的就是「甕中捉鱉」,但這個詞在大陸涉台表態中「比較新」。

 島內輿論除了從軍事、作戰角度對「甕中捉鱉」進行分析,台灣「風傳媒」的一篇社論也指出,台灣在地緣政治上先天不足,「賴清德必須思考台灣沒有戰爭本錢」。還有島內專家表示,從近期整個社會的反戰情緒,可以看出大部分台灣軍民不願「替獨當鱉」。

 在譚主看來,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妄圖「以武謀獨」本身就是不自量力,自尋絕路。而島內輿論的這些觀察角度,賴清德更應該好好掂量掂量。

 「賴清德必須思考台灣沒有戰爭本錢」

 「風傳媒」社論一針見血指出,賴清德必須認清,台灣沒有「獨立」、戰爭的本錢。由於台灣島孤懸海上、產出能力有限、依賴外貿往來,一旦被「鎖死」,根本沒有支撐戰爭的能力。

 台灣中時新聞網刊發題為《賴清德在賭 台灣賭不起》的文章指出,台灣電力的脆弱有目共睹,只要被封鎖7天,台灣天然氣斷供,電力供應就要出現問題。還有島內媒體曾分析,台灣97%的能源依賴進口,2022年解放軍「圍台軍演」時,台灣的油氣儲備只能用7到10天,如果這種「封鎖」模式延長到半個月乃至一個月,台灣的戰略物資供應將會被徹底切斷,飛機、坦克等武器裝備如果沒有能源提供動力,就只能「趴窩」了。

54.jpg

島內媒體評論截圖

 台灣《中國時報》關注到台灣武器裝備的補給問題。其引用《紐約時報》的觀點指出,台灣沒有接壤的陸路,要運補武器十分不容易。「風傳媒」的文章則以台灣海軍為例說明,台灣「拉胯」的軍工製造能力也指望不上,耗時幾年、花費好幾百億元新台幣老百姓血汗錢才造出一艘潛艇,說不定下了水還浮不起來。島內專家進一步分析稱,一旦台灣島被封鎖,島內的彈藥、戰機、軍艦等就面臨光消耗沒補充的困境,「愛國者」防空導彈是發射一枚少一枚,很快就彈盡糧絕了。

 台灣政大台灣安全研究中心主辦的兵棋推演結果顯示,台灣面對戰爭最脆弱的並非軍事,而是產業。多位島內分析人士擔憂島內經濟「一鎖就崩」,有評論員投書島內媒體指出,台灣是外向型經濟體,多數原材料都需要進口,產品則需要出口,只有依托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台灣經濟才能平穩發展。還有島內名嘴在政論節目中談到,打仗打的是錢糧,孤立封鎖對台灣這樣的經濟體而言是致命的,一旦台海兵凶戰危、台灣被圍困,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台灣經濟的迅速崩潰,這仗還能打嗎?

 自2022年以來,解放軍位台島周邊的大規模軍演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甕中捉鱉」態勢。大陸軍事專家邵永靈進一步向譚主分析,正因為賴清德清楚台灣的軍火、能源和經濟經不起消耗和圍困,所以拼命寄希望於外部勢力介入台海。但越來越多的島內有識之士已經從解放軍日益強大的實力和堅決有力的行動上看到,這只是賴清德一廂情願的幻想。

 「沒有人想打仗,要打『台獨』自己打」

 除了沒有戰爭本錢,島內輿論在探討「甕中捉鱉」的時候,還提到一個重要現象:賴清德加劇挑釁導致台海兵凶戰危後,恐戰反戰情緒在台灣軍中及社會急速蔓延。

 台灣東森新聞網、中時新聞網等島內媒體報道稱,多名台空軍飛行員在Dcard論壇發帖表達「退意」。一位服役至少14年的台軍資深飛行員發帖透露不打算再續簽,「再簽一次意味着還要再撐五年,五年時間會發生什麼事?意外,事故,還是一直繁重的業務?」還有一位台軍戰機飛行員給賴清德寫「公開信」稱,從「5·20」開始,整個部隊忙得不可開交,但大家都知道類似的情形在未來會成為常態。賴清德喊「抗中保台」導致飛行員們壓力巨大、身心俱疲,現在隊裡「10個有9個想退伍」,還有年輕飛官寧願賠錢300萬元新台幣也要離開。

55.png

島內媒體報道截圖

 島內專家指出,空軍「快垮掉」是台軍士氣整個垮掉的縮影。5月26日,島內媒體又曝出台軍成功嶺營區一名義務役士兵駕車逃逸回家的事件。這已是恢復一年期義務役後的第二例。還有島內媒體統計,今年以來至少已有10名官兵自傷離世,均疑似與壓力過大有關。

 台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許陳品告訴譚主,正因為賴清德不斷謀「獨」挑釁,使得台軍官兵被其「台獨」路線綁架、疲於奔命。如今台空軍飛行員執意離職、台軍中屢現逃兵,都凸顯台軍內部士氣渙散,對於「為『台獨』而戰」感到困惑和牴觸。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說,這一系列事件無不顯示出台軍內部普遍存在的、對未來的不安情緒,台軍官兵對可能會被犧牲在「台獨」政策之下感到恐懼,這種恐懼恰恰是基於對賴清德當前政策導向的明智判斷。

 譚主搜索島內媒體和社交平台發現,多數島內民眾清楚解放軍「甕中捉鱉」捉的是「台獨」,誰也不願「替獨當鱉」。台灣「遠見民意研究調查」近期的民調顯示,近七成20至29歲民眾不願意讓自己或家人上戰場,這部分人群也正是真正最接近兵役年齡的人群。有島內媒體分析稱,島內年輕世代並不認同民進黨的「以武謀獨」,他們憂慮兩岸發生戰爭,並且缺乏上戰場的意願。還有島內網友留言喊話賴清德,「要打『台獨』自己打」。

 譚主也注意到,多個島內街采節目中的受訪民眾表示,兩岸都是一家人,明明有和平發展的陽光大道,為什麼非要手足相殘?有島內民調稱,多數台灣民眾希望減少兩岸對抗、緩和緊張關係、降低戰爭風險,這充分反映「求和平」是島內主流民意期盼。當被問及民眾希望當局採取哪些作為來避免戰爭,近半民眾認為要「與大陸維持對話交流」,遠高於需「持續軍購,加強軍備」的比例。

 島內輿論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台灣既沒有支撐戰爭的能力,也沒有打仗的軍心民心,賴清德越是搞「台獨」暴沖,「台獨」末日就越近。譚主最後想說,不管是在解放軍的強大實力面前,還是在祖國終將完全統一的歷史大勢面前,任何「台獨」挑釁都是以卵擊石,賴清德的這場仗註定未打先輸。

責任編輯:靜文 日月譚天丨關於「甕中捉鱉」,島內輿論這麼看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