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大學加學費應慎估外溢效應

【商報時評】大學加學費應慎估外溢效應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4-06-20 08:36:3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八間資助大學學費調整討論多時,消息指,教育局計劃明年起分3年增加資助大學學費,初步傾向每年加幅5%至9%。現時資助大學學費20多年來未曾調整,考慮累積通脹因素,政府打算適當上調學費可以理解,關鍵是要考慮學生的負擔能力,平衡加幅與市民的接受程度,盡量減少對學生和家庭的影響。同時,近年香港大力推動建設國際高等教育樞紐,亦應謹慎評估資助大學加學費的外溢效應,避免窒礙優秀的非本地生來港求學意願。

 香港本地資助大學學費現時為42100元,自1996/1997學年起未有調整,學費收回成本比率僅有約13%,未能達到18%的目標。以目前大學成本計,每名學生要支付約6萬元學費,才可達到目標。根據初步規劃,若方案落實,明年學費將加逾2000元,去到約44205元,之後兩年逐年增加,最終加至逾52000元。雖然加價無一例外會引致不滿,但公眾亦毋須「逢加必反」,單是20多年來本港通脹累計升幅約40%,以及現今大學教育成本費用一直上升,5%至9%的學費加幅尚算溫和,加上當局強調加費會循序漸進,考慮不同家庭的負擔,只要上調幅度合理,相信公眾能夠接受。

 即使大學學費要增加,當局也可視乎具體情況,照顧本地不同學生的需要,特別是經濟負擔較重的學生。目前,特區政府設有多項學生資助計劃,八大亦有獎助學金供學生申請,以及不少校外捐款人及慈善基金會不時捐獻海外交流獎學金等,有助紓緩基層學生的經濟壓力,不會「書都讀唔起」。此外,政府還可以考慮擴大資助政策覆蓋範圍,提高獎學金資助標準等,鼓勵學業成績卓越和經濟困難學生積極學習。

 需要指出的是,今次資助大學學費上調,外界擔心由此可能引致連鎖反應,令本已高昂的非本地學生學費水漲船高,導致非本地生因學費負擔及生活成本過重而對來港求學卻步。資料顯示,香港非本地生每年學費公立大學約為14萬元至18萬元,私立大學約為7萬元至14萬元。2024/25學年,八所公立大學中有五所大學調高非本地生學費,其中理工大學、城市大學、浸會大學均由14.5萬港元增加至16萬港元,加幅10.3%,香港科技大學加費9.7%至17萬港元,香港教育大學增加3.6%至14.5萬港元。對來港留學的學生家庭來說,各大學學費不斷提高,經濟壓力確實在持續加大。

 平心而論,吸引更多海外和內地學生來港升學,學費的漲跌未必是主要因素,無他,香港的大學在全球享有極高的聲譽,頒授的學歷證書備受僱主認可,學生畢業後前景光明,因此難阻有條件的外地學子赴港求學熱情。惟來香港讀書絕非易事,除與本地生差距巨大的學費之外,還有不菲的住宿費、生活費及其他雜費,資助大學增加學費的外溢效應,或許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令不少非本地學生無法負擔,不利香港高校發揮國際化優勢,吸引多元化的生源來港留學,更不用說留住非本地畢業生在港發展。資助大學加學費,政府方方面面都應慎重評估,以更好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吸引匯聚優質人才資源。(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責任編輯:朱劍明 【商報時評】大學加學費應慎估外溢效應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