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聚集產業發展新格局  勇當先進製造業領跑者  擘畫藍圖未來已來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聚集產業發展新格局 勇當先進製造業領跑者 擘畫藍圖未來已來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4-06-20 10:28:22 來源:香港商報網

    產業騰飛,活力迸發,城市副中心即將迎來八周歲生日。

    八年來,城市副中心砥礪前行,既見證了滄海桑田,又收穫着嶄新的發展機遇。記者昨天從區經信局獲悉,近年來圍繞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科技創新「3+1」主導功能,聚焦先進製造、數字經濟、現代金融、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現代種業六大重點產業,城市副中心着力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五河交匯處,城市副中心先進製造領域以醫藥健康為戰略引擎,以智能裝備、電子信息、新能源智能汽車、綠色都市為支柱,面向綠色低碳、數字科技和交叉融合領域,「1+4+3」的先進製造業新體系正擘畫出重點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2023年,裝備產業、生物與醫藥、綠色都市等三大工業細分產業成為副中心先進製造業的領跑者。

    綠色都市與裝備產業成製造業領跑者

    近五年來,通州區規上工業產值規模維持在600億元上下,整體發展穩中提質。2023年,全區規上工業完成總產值628.9億元,同比增長2.1%,高質量發展動能強勁,現代製造基礎更加堅實。其中,醫藥健康產業實現產值123.6億元,佔全區工業比重近20%,近五年年均增速高達14%,較2017年實現產值佔比翻了一番。智能裝備、綠色都市等支柱產業產值也成功破百億元。

    在這五年中,副中心工業六大細分產業整體呈現「二升四降」態勢,都市、基礎材料等傳統產業規模有所降低,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逐漸提升。

    目前,副中心共有規上工業企業341家,都市產業產值總量最大,2023年完成產值166.6億元,龍頭企業包括二商肉食、蒙牛等;裝備產業2023年完成產值146.8億元,龍頭企業包括北元電器、維通利等;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勢頭一枝獨秀,2023年完成產值123.6億元,產值佔比20%(2015年不到6%),近五年年均增速約14%,龍頭企業包括甘李藥業、福元醫藥等;基礎材料產業2023年完成產值82.3億元,重點企業包括北京奧達、誠棟營地等;汽車交通設備產業2023年預計完成產值82億元,重點企業包括博格華納、坦迪斯等;電子信息產業2023年完成產值14.4億元,重點企業包括中芯京城、通美晶體等。

    副中心梯度培育企業成效顯現,目前已培育出甘李藥業、羅克佳華、博格華納等80餘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春立正達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實現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零的突破;培育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2家,其中「小巨人」企業33家,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家(中際聯合、通美晶體、春立正達),培育數量持續較快增長。

    2023年,副中心新增專精特新企業92家、「小巨人」企業7家,2024年已新增專精特新企業54家。當前,副中心近八成專精特新企業主導產品服務於關鍵產業鏈的重點龍頭企業,超六成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取得實際成效。

    投資未來能源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新型儲能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對推動能源綠色轉型、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支撐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投資未來支撐先進製造業體系建設,副中心已布局並大力支持發展儲能產業。

    副中心「先進製造業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在綠色低碳方向,聚焦低碳零碳能源開發、輸送與消費全鏈條和生態環境改善要求,重點布局儲能產業,面向電化學儲能、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技術領域,布局發展儲能電池、儲能變流器、能源路由器、能量控制系統等關鍵核心設備,培育發展儲能系統集成、運維服務和能源互聯網等產業。這是在未來產業規劃層面將儲能產業列為城市副中心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圍繞儲能產業鏈擴鏈補鏈,副中心先後引進思凌科(光伏能源半導體)、京清數電(儲能變流器)、中瓴星能(光伏)、宋都儲能(風光儲能)、仟億達(能源碳中和)、中航工業新能源(光伏發電)等多家儲能企業,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當下,京清數電全球首創第三代集中式儲能變流器產品及模塊化儲能變流器產品,在高壓儲能技術領域居於行業領先地位。新源勁吾核心產品能源小屋系統採用光伏發電+智慧儲能+柔性負載調節供電,無需電網供電,實現完全離網運行,小屋裝機容量約5至10千瓦,平均每天可產生10至20度電並可多場景應用。華商三優核心產品則已覆蓋電動汽車交直流充電設備、電池更換設備、充電站監控系統和充電雲服務平台等。

    與首都發展同頻共振,與副中心成長同步前行,一系列高精尖產業平台在大運河畔爭先崛起。目前,副中心已擁有京灣實驗室和國家新型電力實驗基地。其中京灣實驗室是世界第三代儲能技術先進的實驗室之一,具備完成絕大部分UL1741及IEEE1547認證實驗能力。國家新型電力實驗基地致力於支撐副中心新型電力系統示範建設的科研攻關與實驗驗證,實驗基地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各類關鍵設施,包括光伏、風機、地源熱泵及交直流儲能裝置等,通過立足清潔能源供應、推進多能耦合應用,研究提供綜合能源解決方案。

    低碳升級交出亮眼綠色化成績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八年來副中心交出的綠色發展成績單分外亮眼。為落實國家「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區經信局立足副中心工業企業綠色轉型需求,用好綠色化政策支持,加大對企業綠色技改、分布式光伏建設和榮譽稱號申報等方面支持力度,針對重點企業做好綠色工廠申報輔導,幫扶轄區內工業企業實施綠色低碳升級改造。

    大運河畔藍綠交織,綠色低碳產業蓬勃發展。截至目前,副中心已擁有國家級「綠色工廠」企業10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2家。在分布式光伏建設方面,區經信局累計支持8家企業開展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實現總裝機容量8578千瓦。在工業減排方面,副中心共有北京潞電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北京博格華納汽車傳動器有限公司等5家工業企業獲得「碳中和」證書。

    發展分布式光伏是助力副中心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北京潞電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正在持續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同步研發並推廣製造氫能源發電設備,利用分布式光伏電站搭配氫能源發電技術,建設高比例清潔電力供給的電源體系。

    博格華納通州工廠屬於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如今,博格華納已獲得「碳中和」證書,突出其在採購綠電新能源、電力智能管理系統、雨水回收利用、太陽能利用、汽車零件再製造管理體系等方面亮點。

    「經信系統將持續當好服務管家,圍繞未來健康、未來能源等重點產業方向,吸引更多增量企業落地副中心,加速形成梯度發展格局,推動先進製造企業實現智能化、綠色化、數碼化轉型。」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楊凌雲 趙鵬 陳子傑)

頂圖:通州運河商務區美景

責任編輯:林梓琦 聚集產業發展新格局  勇當先進製造業領跑者  擘畫藍圖未來已來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