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將正式通車。作為大橋的直抵區域,包括寶安、前海、南山乃至光明在內的深圳西部地區將直接受益。
一個最直觀的現象是,在深中通道深圳側接線的兩邊沿線,城中村進行了「穿衣戴帽」的裝飾美化。老深圳人都知道,農民房的外觀升級,往往意味着對某一重大活動或重大工程的最高致敬。
事實上,以福圍深圳國際物流村為代表,物流企業早已在籌劃新的業務,包括新增「限時速運」、新建前置倉等。至於寶安的一些「包租公」們同樣在摩拳擦掌,計劃在股東大會上發起動議,通過產業園區的升級改造。
圍繞着深中通道開通的熱浪,深圳西部產業發展隨之看高一線。
深圳西部
迎來中山空間「外掛」
先看一組數據,2023年,寶安區GDP為5202.01億元,南山區GDP為8566.02億元,光明區GDP為1526.64億元。深中通道,讓萬億城區「擴容」,帶來生產要素的流動。
深中通道兩端,一是寶安區,一是中山翠亨新區馬鞍島。寶安區面積是翠亨新區的1.73倍,GDP總量是翠亨新區的21倍,地均GDP,寶安區為13.1億元/平方公里,翠亨新區為1.06億元/平方公里。
2023年,寶安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超7200家,全區每平方公里土地擁有國高企業18家,是全省平均密度的51倍、粵港澳大灣區平均密度的15倍;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0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951家,居全市第一;上市公司75家,市值超萬億元。亞太經合組織(APEC)中小企業論壇長期落戶寶安。
▲俯拍寶安中心和前海。
沿着寶安區南北走向近50公里海岸線,海洋新城、國際會展中心、九圍國際總部區等大型配套基礎設施依次展開,九圍國際總部(9.7平方公里)、臨空經濟總部(4.28平方公里)兩大總部根據地都是創業的熱土。
隨着前海擴區,以及《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發布,空鐵門戶區、會展海洋城都納入前海合作區實施範圍。空鐵門戶區為30.07平方公里,重點發展臨空經濟、工業互聯網、跨境電商、高端消費等。會展海洋城為29.36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會展經濟、海洋經濟、文旅經濟。
會展、商務、總部基地等基礎設施,可以讓隨錢流、人流而來的AI模型、生命醫藥、高端製造等新興產業落地生根,發展壯大。
寶安區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師林月萍介紹,產業、人才等高端資源向大橋兩端集中,並通過與會展、海洋新城、綜合保稅區等平台結合,有利於打造以深圳機場為核心的「灣區攬貨-深圳集聚-全球直飛」的航空物流生態圈。同時,隨着深中「同城化」加快,大型商超、酒店、住宅等將同步落地,形成以「空港+會展」為核心的深圳西部新中心。
西部物流產業
迎來重塑
重塑,是深中通道對於深圳西部物流產業的最大改變。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後,中山市到寶安區距離縮短至30分鐘。包括深圳機場、福永碼頭在內的深圳海陸交通優勢如虎添翼。
深中通道通車之後,寶安由粵港澳大灣區的「邊緣地帶」變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的「心臟」地帶: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國家批覆的空港型國家級物流樞紐,2023年旅客吞吐量5237萬人次,居全國第二;福永碼頭直通港澳;西部公路物流樞紐獲評國家級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是世界單體最大的會展中心,全年展覽面積581萬平方米、參展觀展人次超500萬。5月份舉辦的第20屆文博會以及文化強國論壇,一舉將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提升到全新高度。
▲第20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
跨越集團總裁胡永介紹,深中通道開通後,相關線路物流成本預計可以降低20%到30%左右,特別是對於跨越主營的「限時速運」業務,將進一步提升準時送達率。
2023年4月,跨越速運在中山開設了第三家全資子公司——中山領速運輸有限公司。同年12月,深圳機場·跨越速運江門前置倉正式啟用,進一步拓展跨越速運「跨省8小時」的時效邊界。一周後,深圳機場·跨越速運中山前置倉也將建成投用。周邊企業貨物只需運抵前置倉,就可以進行統一稱重、報關、裝車,集中運輸至深圳機場,貨主無需往返珠江兩岸,就可以將貨物發往全球。
深中通道,作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跨海跨江通道,為深圳西部物流產業帶來新的增長空間、新的發展機遇。
「深中」組合:產生
「1+1>2」效應
一年前,深圳市光明頂科技有限公司將生產線搬遷至位於寶安區航城街道的富兆業科創園,「這裏距深中通道最近。」企業電商部經理閆文潔表示,藉助深中通道,可以緊急調用應急大裝備,快速運輸,解決珠江西岸客戶的需要。
全景相機低空俯拍,深中大橋全貌一覽無餘。這款全景相機正是深企中山製造。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深圳寶安,其中一個生產基地落在中山。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發布的2024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影石位列消費電子領域前三。
中山是傳統燈飾及LED照明產業集群基地、國內最大的燈飾生產基地,具有全國聞名的燈飾專業市場。位於寶安區的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在中山市民眾街道沿江村眾安大道一側布局設立了中山洲明智能製造基地項目,預計8月投產。
伴隨深中通道開通預期,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總部+基地」「研發+轉化」的產業合作模式落地在深中兩地,從而釋放了「1+1>2」的協同效應。經濟跨江分工合作,催生新的產業生態圈。
深中通道附近一社區股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深中通道開通後,因為中山租金便宜,可能會有一些企業搬遷,但這只是企業考慮的其中一個因素。企業還要考慮上下游企業的供應鏈,人力資源以及物流、時間成本等。公司目前正計劃對園區進行改造升級,待股東大會通過之後即可實施。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前海分院院長曲建將產業園區分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園、資本密集型產業園、技術密集型產業園、知識密集型產業園和生態智能型產業園五代。」珠江西岸的產業園區多數在第一代、少數在第二代產業園,深圳西部的園區則多數在第三代、第四代產業園。「深圳西部經濟處於上游發展,接下來,產業園區要轉型到第五代,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曲建打了個比喻:當你要養熊貓的時候,需要建科研繁育基地。
在寶安,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4.94%,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近年來,中煤(深圳)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深圳)、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深圳研究院概念驗證中心、深圳前海深港國際先進技術研究院等一大批戰略級產業技術創新平台項目紛紛落戶寶安。
今年6月15日,全球化工50強之一的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寶安連落兩子——揭牌成立萬華深圳研究院,與深圳先進電子材料院簽訂萬華—電子材料院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
深中通道的開通,為深圳西部打通「研發+生產」模式創造了全新的機遇。
深圳版「虹橋國際中央
商務區」呼之欲出
在諸多專家看來,隨着深中通道的開通,一個深圳版的「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正在孕育之中。如同就像上海虹橋商務區,利用「大商務」「大會展」「大交通」再加上「大科創」,聚焦高能級總部經濟、高端化服務經濟、高流量貿易經濟以及高溢出會展經濟,已經成為新的共識。
國際上諸多案例證明,跨海通道的開通,往往成為促進產業協同發展、做大做強的重大契機。
丹麥哥本哈根和瑞典馬爾默之間的厄勒海峽通道開通,使得兩地將原本擁有的優勢產業生物醫藥、IT和通信產業以及食品工業聯合發展,產生聚集經濟優勢。其結果,該區域在2005年成為歐洲最具吸引力的生物科技區 (bioregion),還通過醫藥科研合作,形成了世界著名的藥谷(Medicon Vally)。如同長虹臥波的深中通道,同樣蘊藏着巨大的發展空間。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研究員陳憲表示,從經濟上來講,深中通道將產生5個效應。
●數據顯示,2019--2022年,珠江東岸、西岸的差距拉大。深中通道的連接,將產生區域均衡效應。
●再過5年,區域均衡效應就會更為明顯;空間結構效應,深圳一直在向外尋找發展空間,現在空間變大;
●此外,還將產生產業輻射效應——以前講城市之間產業轉移,現在是大家都在一個產業鏈上,進行分工和協同;
●深圳、中山變成半小時通勤,變成了同城效應。
●在這些效應的基礎上,還將產生了協同治理效應:人口流動、文化融合,掀起新一輪發展熱潮。企業總部及研發中心、採購中心、物流中心、技術服務中心、生產智造等,每天都在進行新的布局和整合。
深中通道,一舉打通了以珠海、佛山為龍頭的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和以深圳、東莞為核心的珠江東岸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由此,深圳西部產業鏈及其腹地正在變得更有縱深,更有韌性。
採寫丨吳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