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乘之國——戰國時代的中山國」近日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金田路)開幕。該展覽由深圳博物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泥河灣研究中心)、河北博物院聯合主辦,將持續展出至10月13日。
據《戰國策》記載,戰國時代有「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千乘之國中的中山國是唯一由戎狄建立的國家。戰國亂世,中山國與燕、趙、魏、齊諸強抗衡,幾經沉浮。到第五任中山王在位時,中山國進入全盛時期,與七雄相比亦無遜色。然而史籍對中山國記載較少,文物遺蹟湮沒於地下,謎一般的中山國鮮為人知。20世紀7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先後發掘了中山國王陵、中山國都城及東周時期相關墓葬、遺址,揭開了古中山國的神秘面紗。
錯銀銅雙翼神獸
展覽甄選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山國王陵、都城遺址以及2017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之一的行唐故郡遺址出土的175件/套代表性文物。其中一級文物8件/套,二級文物26件/套,三級文物29件/套。重要展品包括嵌勾連雲紋銅方壺、金鐏、錯銀銅雙翼神獸等,體現了戰國時期中山國高超的工藝水準和嚴格的工官制度。
本次展覽立足考古發現,以帶有重要銘文的「中山三器」為序,介紹有銘青銅器實證的中山國史,彌補史料對中山國記載的缺失。展覽主要內容分三個單元。第一單元「肇建中山」,以春秋晚期的中山國遺存——故郡遺址的北方民族(白狄族鮮虞部)文化因素,及中山國戰國時期都城——靈壽城遺址為重點呈現,展示中山國的肇始起源及其鼎盛時期的國力;第二單元「爭衡列強」,展示地處趙、魏、燕、齊等大國之間的中山國如何圖存,及其最終成為「千乘之國」的軍事實力;第三單元「習禮中原」,以中山國國族墓及中山成公墓、中山王墓的陵墓形制、隨葬物品,闡述其北方文化因素與東周時代的中原禮制融合匯通。
該展是深圳博物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展覽,通過闡述古中山國的國史、征戰、生活和文化面貌,呈現北方民族逐步吸收中原文化、融入華夏文明的歷史進程,展示早期中國的多民族融合與多元文化交流。展覽期間,深圳博物館還將開展學術講座、文物拓印和拼圖等教育活動,致力於推動考古類展覽的科普化,「讓文物活起來」。(記者 黃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