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深圳對門診特定病種待遇進行新一輪的優化和升級以來,落地成效如何?近日,記者從深圳市醫療保障局獲悉,從今年上半年來看,深圳共有162.51萬人次享受了門診特定病種待遇,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超11億元,記者走訪多地調查採訪。
據悉,門診特定病種是指診斷明確、病情相對穩定、需在門診長期治療或診療方案明確的疾病。深圳根據病種特點,將全省統一的52種門診特定病種分類設置待遇保障水平,避免過度保障和保障不足,確保每一分醫保資金都能用在刀刃上。其中,惡性腫瘤放化療、器官移植術後抗排異治療、血友病等23種門診大病歸為一類;高血壓、糖尿病、肺動脈高壓等29種門診慢性病歸為二類。
差異化報銷比例滿足患者需求
在深圳龍崗中心醫院,記者見到了前來購藥的李先生。作為一位患有高血壓多年的老病號,他需要定期服藥來控制血壓。
「每月買藥都是一筆不小的固定開支,有了新政策後,明顯看到需要我自費的部分少了很多。」李先生笑着告訴記者,據說在社康中心簽約家庭醫生,開具處方後的藥品費用還能再降,他計劃近期嘗試。
據悉,深圳完善門診慢特病保障機制,高血壓、糖尿病由簽約家庭醫生開具處方的藥品費用報銷比例從80%提高至90%。此外,深圳還對其他門診常見慢性病設置與家庭醫生簽約掛鈎的差異化報銷比例,簽約的報銷比例不低於80%。
為何要設置差異化的醫保報銷比例和引導患者簽約家庭醫生呢?深圳市醫保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可以有效地將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減輕大醫院的就診壓力,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提升居民的健康管理水平。
「二次報銷」為患者梯次減負
今年1月,28歲的江先生不幸被診斷患有惡性腫瘤,需要入院進行放療。「當時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一度很絕望,」江先生告訴記者,治療費用經過醫保報銷後,他仍然無力承擔。
記者了解到,江先生已經連續參加了7年的深圳居民醫保。根據相關規定,屬於醫保目錄內的醫藥費,醫保統籌基金可為他按90%的比例報銷,最高可報銷約98萬元。此外,深圳還將門診特定病種中,經基本醫保報銷後的個人自付費用納入大病保險「二次報銷」範圍,最高還可為他報銷100萬元。
同時,深圳將門診特定病種發生的醫療費用納入「深圳惠民保」保障範圍,免賠額1.6萬元,賠付比例為80%,年賠付額120萬元,發揮梯次減負效能,有效減輕門診特定病種患者醫療費用負擔。
而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早在2021年實施了門診特定病種政策,將血友病、肺動脈高壓、多發性硬化症等7種罕見病納入門診特定病種保障,由醫保基金給予更高比例、更高限額保障,最高報銷90%,每年可為全市近2800名患者減負1.5億元。(深圳特區報記者 程贊)
頂圖圖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