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盛松成在接受香港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全球對外直接投資重點正轉向服務業,中國企業「走出去」機遇與風險並存,應全面考慮、審慎決策,避免盲目「跟風」。他建議,可嘗試與當地資本合作,以規避風險。
據悉,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過726億美元,同比增長16.6%,增速很快。其中,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接近155億美元,同比增長9.2%。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分別佔全球流量和存量的10.9%和6.9%,分別排名全球國家(地區)的第二和第三位。
盛松成解釋,所謂「流量」就是當年的新增量,所謂「存量」就是多年積累下來的餘額。這表明最近幾年,中國對外投資在加快,未來在全球存量中的佔比將進一步增加。
盛松成強調,企業「走出去」機遇與風險並存,應全面考慮、審慎決策,避免盲目「跟風」。他建議,若企業對外投資能夠和當地資本以適當的形式結合,或對中企有益,因當地資本相對更了解風險及投資收益。
盛松成發現,企業的對外投資有服務業亦有製造業,從數據看,截至202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80%集中在服務業。主要分布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批發和零售、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房地產等領域。他認為,在目前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趨勢下,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的重點亦在轉向服務業。
盛松成分析指,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佔比在不斷提高,服務業對外投資佔比亦有所提升。其次是服務業基本上是輕資產行業,風險較小,故在不確定的國際環境下,企業更傾向於投資服務業。
據悉,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數據顯示,中國服務貿易長期以來均為逆差,而貨物貿易是順差。2023年,中國服務貿易逆差擴大到2251億美元,其中旅行項下逆差很大,除了旅遊,還有教育、醫療等等。
盛松成指出,2023年中美服務貿易結構比較,美國服務貿易順差較大的主要是生產性服務業,接近2800億美元,而中國逆差為2251.39億美元。包括教育在內的旅行,美國順差超過258億美元,中國逆差近1800億美元,他坦言,中國服務業確實還要加快改革開放,未來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空間廣闊。(實習記者 宋佳音)